2013年12月6日 星期五

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法義

(原經文)
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
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個人解說:


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在金剛經裡頭,這句說的意思是:

如來所說的法,是在講清淨心,(在理上來說是個假名實際上,也沒有一個清淨心,的固定實有的法存在,當然你要用其他的假名也可以,例如用個代號X、A等等都可以),清淨心因為不是固定實有的法存在,所以你沒辦法抓取,也不是世間言說所可以形容的出來的,也不是一般人所謂的法(準則軌範...道理方法等等),也不是在所謂的法與非法以外另外存有一個清淨心,這個清淨心即是佛陀在金剛經上所說的無為法,它涵容法、非法、非非法,這裡需要去證悟,也就是言語道斷處。

個人為什麼提出一個清淨心,而不說什麼:涅槃、法身、佛性、自性等等偉大名詞。這與下面的說明有關,也是避免,大家去追逐名相的不同,而產生不必要的分歧。

清淨心對一般大眾來說,比較具體一些些,也比較能體會容易了解。


因為金剛經的破四相,空人法,到最後的「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等等的說明,都是要來顯發,十方法界諸佛菩薩一切六道眾,都圓融具足的,這個清淨心的功德。


所以清淨心,是一個十方法界諸佛菩薩、一切六道眾生,的絶對的標準,大家都一樣.在這個一致的標準下,這句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就可以清楚的來說明。

它的意思是說,一切賢聖,皆以清淨心顯發的程度而有差別,這個差別,即是十法界諸佛菩薩、一切六道眾生在相上,的一切差別。也就是法華經上所講的世間相常住,的顯現。


舉個例,清淨心就如白淨的月輪,但是因緣不同,而有陰、晴、圓、缺的情形產生,但是月輪就只是那一個,但因因緣不同,在相上的顯現就有差別。

如果以有為造作法虛妄的境相來當比較的標準,變成沒有一個大家共同具有的,絶對齊一客觀的標準,可以來作比較,那就無法顯現出差別相來。


所以法華經上講,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是先立一個絶對齊一的標準,是法住法位了以後,才能顯出一切境相的差別來,也才能說世間相常住。沒有法住法位常住為前提,也就沒有辦法顯現世間相常住了,古人論法,邏輯關係次第還是很嚴謹的。

2013年11月26日 星期二

我、人、眾生、壽者諸相

為什麼,眾生你我,會有這個我、人、眾生、壽者諸相的分別問題?

那是因為,不了解有情的「身心」所致,現在就簡單解說一下讓大眾了解:


有情的「身心」是由五蘊(色蘊、受、想、行、識)組成

第一個可思考的問題是,
釋迦摩尼佛成佛之前的五蘊,和成佛之後的五蘊,有沒有什麼不同?
第二個可思考的問題是,
所有四生十二類的有情,他們的五蘊
(色、受、想、行、識),有什麼不一樣的嗎?

以上的答案是----->都一樣。

好!既然有情身心,的組成因素,都一樣。
那麼所有四生十二類的有情,當他們到達了五蘊皆空,清淨心(假名)顯現的時候,所有四生十二類有情,的清淨心是不是也一樣啊!
一條毛毛蟲的清淨心(色、受、想、行、識皆空)跟你我的清淨心(色、受、想、行、識皆空)等無差別是吧?有情所見一切相,均是剎那生滅,念念遷移,虛幻不實的六塵緣影。我們都是在這些虛幻不實的相上面,妄起分別心,執著以為這是實在的,追逐著這些虛幻不實的妄相,以為這是有情的清淨自性,認賊為子,認為這是我們的真心。

我相、人相、佛相、眾生相、壽者相等等,這些都是六塵落謝後,在阿賴耶識上,所留存的影子,虛妄的相想。

所以經中有提到,不能以三十二相好莊嚴得見如來,也不能以音聲求如來,因為這些虛妄的相想,都不是如來。

世間眾生,對於這些本就不存在的虛妄想相,硬要執為有,然後再分別是你對?或是我對?是你錯?或是我錯?你執著?或是我執著?等等,擾擾嚷嚷,諍論不休,永無寧日。

菩薩瞭解上述這些道理,平日住第一義而不動,內心無有諍論,安穩寧靜。

2013年11月23日 星期六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白話說明(1)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本經題目的意思是-----堅固不壞猛利的般若空慧能斷一切眾生煩惱疑惑,能使一切眾生由生死之此岸到涅槃之彼岸的經典
(註)《金剛般若波羅蜜》 
金剛,喻也。般若,法也。以金剛之貞,至堅至利、能斷難斷,能碎萬物。譬喻般若空慧,能斷諸眾生難斷之惑,是名金剛般若。
波羅蜜Pa%ramita%,又作波羅蜜多,播囉弭多。譯言究竟,到彼岸,度無極,又單譯曰度。以名菩薩之大行者,菩薩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名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涅槃之彼岸,故名到彼岸。因此大行能度諸法之廣遠,故名度無極。
(
《金剛般若波羅蜜》至堅至利般若空慧,能斷諸眾生難斷之惑,使眾生由生死之此岸到涅槃之彼岸。)
姚秦 三藏法師 鳩摩羅什 譯
這本經是由姚秦時代精通經律論三藏的法師 鳩摩羅什所翻譯成中文的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我是這樣聽聞的。那個時候,釋迦摩尼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及比丘眾共一千二百五十人住在一起。這時吃飯的時間到了,世尊穿好外出的袈裟,拿著乞討食物的缽,進入舍衛大城去乞討食物。在舍衛大城中,世尊按著行走的順序一家接著ㄧ家的乞討完畢後,回到了本來的住處。把乞討來的食物吃完後,將外出的袈裟及洗乾淨的缽收起來,洗好了腳後,舖好了座位而坐了下來。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這個時候,有一個年高德邵的比丘。名叫須菩提的在大眾中立刻從座位上站起來,所穿著的袈裟偏搭在左肩上而露出右肩,右腳膝蓋跪在地上,雙手合十恭敬的向釋迦摩尼佛說道:「這個世界上很希少的九種功德具足,三世十方世界中最尊貴的人啊!如來(佛十種名號稱謂之一。如者真如也,乘著真如之道從因來果而成就正等正覺之故,又乘著真如之道來三界垂示教化眾生的緣故,所以名為如來。)非常護持憶念所有的菩薩(求道求大覺之人),也常常吩咐叮囑所有的菩薩。世尊!當信聞佛法的男子或女人,發起尋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即是真正平等覺知一切真理的無上智慧)心時,應該如何來安住他的心?又如何來降伏他妄念紛飛的心,使它能寂靜下來,並且能深深的防護自心不受雜染呢?」

(註)【菩薩】
 具名菩提薩埵Bodhisattva,又曰菩提索埵,摩訶菩提質帝薩埵。舊譯為大道心眾生,道眾生等,新譯曰大覺有情,覺有情等。謂是求道之大心人。故曰道心眾生,求道求大覺之人,故曰道眾生,大覺有情。又薩埵者勇猛之義,勇猛求菩提故名菩提薩埵。又譯作開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義譯也。總名求佛果之大乘眾。注維摩曰:「肇曰:菩提佛道名也。薩埵秦言大心眾生,有大心入佛道,名菩提薩埵。」大乘義章十四曰:「菩薩胡語,此方翻譯為道眾生。具修自利利他之道,名道眾生。」法華文句二曰:「菩提此言道,薩埵此言心。」法華經嘉祥疏一曰:「菩提云道,是無上正遍知果道也。薩埵言眾生,為求果道故名道眾生也。」法華玄贊二曰:「菩提覺義,是所求果。薩埵有情義,是自身也。求菩提之有情者。故名菩薩。」佛地論二曰:「緣菩提薩埵為境,故名菩薩。具足自利利他大願。求大菩提利有情故。」又曰:「薩埵者是勇猛義。精進勇猛求大菩提,故名菩薩。」淨名疏一曰:「菩提為無上道。薩埵名大心。謂無上道大心。此人發大心為眾生求無上道。故名菩薩。安師云開士始士。又翻云大道心眾生。古本翻為高士。既異翻不定。須留梵音。今依大論釋。菩提名佛道。薩埵名成眾生。用諸佛道成就眾生故。名菩提薩埵。又菩提是自行。薩埵是化他。自修佛道又用化他,故名菩薩。」天台戒經義疏上曰:「天竺梵音摩訶菩提質帝薩埵。今言菩薩。略其餘字。譯云大道心成眾生。」等不等觀雜錄一曰:「菩薩之薩字,說文無之。今有人改作[薩-產+夆],謂是薛字之假借也。又有寫作殺,更可駭也。考字典從薩,與古經不符。經中從廿從[防-方]從立從生,當是譯經時所撰,良有以也。」

(註)【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Anuttara-samyak-sam%bodhi,佛智名。舊譯曰無上正遍知,無上正遍道。真正遍知。一切真理之無上智慧也。維摩經佛國品肇註曰:「阿耨多羅,秦言無上。三藐三菩提,秦言正遍知。道莫之大,無上也。其道真正,無法不知,正遍知也。」淨土論註曰:「佛所得法,名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為無,耨多羅為上,三藐為正,三為遍。菩提為道,統而譯之,名為無上正遍道。」新譯曰無上正等正覺。真正平等覺知一切真理之無上智慧也。法華玄贊二曰:「阿云無,耨多羅云上,三云正,藐云等。又,三云正,菩提云覺,即是無上正等正覺。」智度論八十五曰:「唯佛一人智慧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無上】
瑜伽八十三卷四頁云:即此大師,亦稱無上。映蔽一切聲聞,獨覺,下中乘故。又云:言無上者,於所知障,得清淨故。又云:言無上者,出世間善得圓滿故。
二解 集論三卷六頁云:云何無上?幾是無上?為何義故,觀無上耶?謂無為一分故;是無上義。法界法處一分是無上。為捨執著最勝事我故;觀察無上。
三解 法蘊足論二卷十五頁云:言無上者:如世尊告苾芻眾言:一切和合部類眾中,佛弟子眾,最為第一,最尊最勝,最上無上;故名無上。
【正等覺】
如如來十號中說。
二解 法蘊足論二卷三頁云:正等覺者:如世尊言:諸所有法,一切正性,如來一切知見解了,正等覺故;名正等覺。又等法者,謂四念住、四正勝、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如來一切知見解了,正等覺故;名正等覺。又於一切苦集滅道,能現觀道,能證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阿羅漢果道,能證神境智作證通,天耳智作證通,他心智作證通,宿住隨念智作證通,死生智作證通,漏盡智作證通道,能盡貪瞋癡慢憍垢道,如來一切皆正等覺。至誠堅住,慇重作意,以因、以門、以理、以相、正等覺故;名正等覺。
【無上正等正覺】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新譯,意思是宇宙間至高無上真正平等普遍的覺悟,亦即究竟圓滿的佛果。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釋迦摩尼佛說道:「善哉,善哉。須菩提!就像你所說的一樣:如來是非常護持憶念所有的菩薩(求道求大覺之人),也常常吩咐叮囑所有的菩薩,你現在專心一意仔細的聽著!我該當為你宣說:當善男子或善女人,發起尋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即是真正平等覺知一切真理的無上智慧)心時,要像這樣的來安住,要像這樣的來降伏他妄念紛飛的心使它能寂靜下來,並且能深深的防護自己的心使它不受雜染。」

(個人看法)
金剛經開宗明義
就把佛法修行的次第說的非常清楚
一.是發起尋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無上正等正覺(即是真正平等覺知一切真理的無上智慧)心)
二.是應云何住?(應該如何來安住在這無上正等正覺上?)
三.是云何降伏其心?(又如何來降伏他妄念紛飛的心使它能寂靜下來,深深的防護自身不受雜染呢?)

整部的金剛經就由上述這三個主軸開展....

「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好的。世尊!欣願樂於聽聞您的說法。」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釋迦摩尼佛告訴須菩提:「所有一切菩薩(求道求大覺之人)及大菩薩應該這樣的
來降伏他妄念紛飛的心使它能寂靜下來,並且能深深的防護自己的心不受到雜染!所有一切依於五陰和合而生的有情之類:如那些在卵殼內成體之後才出生的生命,如鳥類等;那些在母胎內成體之後才出生的生命,如人類等;那些依靠濕氣而受形的生命;如蟲類等,那些無所依托,只憑業力忽然而生的生命,如諸天和地獄及劫初的人類等;那些因為被顛倒障礙所迷惑,造作精耀亂想的業,因為惑業明顯感應受報,有形礙明顯之色如星辰,爝火蚌珠,精明之類,爝火即螢火等之類、那些因為被顛倒銷散所迷惑,造作陰隱亂想之業。惑業暗昧,感應受報,空散銷沉,色盡心亡,猒空絕想,沉冥幽隱,無有形色,無色界外道之類;那些因為被顛倒似有似無的現象所迷惑,造作隱伏凝滯亂想的業,惑業和合,感應受報。從憶想所生的神鬼精靈之類、那些因為頑鈍愚癡所障惑,造作枯槁亂想之業,惑業和合,感應受報,想心昏迷,沒有知覺,精神化為土木金石,如華表生精,如黃頭外道化為石等類、那些生於無色界的第四處的有情,沒有下地麤想的煩惱,故叫非有想,又叫非想,但不是沒有細想的煩惱,故叫非無想,又叫非非想等之類的有情,以上所說的那些有情,我都讓他們能證入無餘涅槃(謂見、思二種惑(煩惱)與所受五陰的色身,都已經滅盡,一點點的煩惱都沒有剩餘,叫做無餘涅槃。(五眾即五陰,謂色受想行識也。))而滅除了他們的滅見思塵沙,無明三種煩惱疑惑,救度他們脫離六道生死輪迴之苦(即涅槃。滅是滅見思塵沙,無明三種惑,度是度分段變易兩種生死)。像這樣的雖然好像我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的眾生,但是實際上並沒有眾生得到滅度的。是什麼緣故呢?(說明:眾生是因為聽聞我(世尊)所說的佛法道理而能自己覺了醒悟...開啟原本具有智慧...自己滅盡自己的見思塵沙,無明三種煩惱疑惑...能夠證入無餘涅槃彼岸....所以眾生是自己度自己...並不是我能去滅度他們的)須菩提!若是菩薩(求道求大覺之人)於五陰法中,若即若離,的執著我我所是實在的我之我相的念頭,或是於五陰法中,妄執我是人,我生人道,跟其他道不同的人相念頭,或是於五陰法中,妄執著色識眾緣和合共生此身的眾生相的念頭或是於五陰法中,妄執著我受一期壽命,或長或短的壽者相的念頭。這樣的人就不是菩薩(求道求大覺之人)。」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註:相
謂三界一切品類,洪纖妍醜,情與無情,及根塵諸法,各有形狀,是為相也

「再者,須菩提!菩薩(求道求大覺之人)對於所有的法,應該不要有所住著,不住著在,聲、香、味、觸等所成,種種虛妄不實境相,的順、逆、好、醜上來作佈施,也不要住著在任何法所成,種種虛妄不實境相,的順、逆、好、醜上,而來作布施。須菩提!菩薩
(求道求大覺之人)應該像這樣的來布施,不住著在任何虛妄不實的境相上,而是以清淨心來作佈施。什麼緣故呢?若是菩薩(求道求大覺之人)不住(執)著在,任何因緣和合,虛妄不實,的境相上,以清淨心來布施,他所得到的福德,是無法度量無法計算的多。」

「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
「須菩提!你認為東方虛空,是可以思慮量度的嗎?」

「不也,世尊!」
「不可以思慮量度,世尊!」

「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

「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是可以思慮量度的嗎?」

「不也,世尊!」
「不可以思慮量度,世尊!」

「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須菩提!菩薩(求道求大覺之人)不住著在一切因緣和合,虛妄不實境相,的順、逆、好、醜上,而來布施,他所得到的福德,就像虛空一樣的,廣大無邊,無法量度,無法計算。須菩提!菩薩(求道求大覺之人)就應該如我上面所教導的,以不住(執)著因緣和合,虛妄不實境相的,順、逆、好、醜上,來安住。」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
「須菩提!你認為,可以用四大假合的,色身幻相,來觀見如來嗎?」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
「不可以,世尊!不可以用四大假合
虛妄不實的色身幻相來觀見如來。什麼緣故呢?如來所說的身相,並不是指四大假合虛妄不實的這些色身幻相。」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釋迦摩尼佛告訴須菩提:「所有一切境相,都是因緣和合,虛幻不實的,當因緣散滅時,這些境相,就消失了。若是有人能了知,一切境相都是因緣和合,虛幻不實的,當因緣散滅時,這境相,就消失了,所以目前所顯現的境相,是虛幻不實的,不是他的本體實相,的這個道理,那這個人,即是證見如來。」


重點說明:
1.本段是說明
要修持大乘佛法第一點:要發大菩提心,廣度有情,確立了,修行的正確方向以後,開展出修行的次第,將心安住在菩提心上,有了菩提心的指引,再來降服自己的妄心。

2.這裡所提的佈施,即是無相佈施,就是應該以無雜染的清淨心來佈施,不要住著在,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所成,種種虛妄不實境相,的順、逆、好、醜上,來佈施,應無所住著,而行於佈施。

3.要佈施什麼呢?要佈施身、命、法、財,捨離對身、命、法、財的執取念頭。
4.實相:空、無相、無願、不可得,修行人應時時,將心安住,在這般若智慧上。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
須菩提對釋迦摩尼佛說道:「世尊!真的會有眾生,因為聽聞世尊所說,的這些法義,或因為看了金剛經裡面,的經文句子,而生出堅固不可破壞,的信念嗎?」

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釋迦摩尼佛告訴須菩提:「不要有這樣的說法,如來入滅以後,經過五百年,只要有修持五戒十善等
感人天福利之行法的人,對於這金剛經裡面的經文句子能夠深心信受,或是對於他在金剛經上所了悟理解的法義能不起疑心,並且以這個為法性實相,能深心信樂這金剛經上所說的一切法義。應當知道這個人不只在一佛二佛三四五佛可以以算數計量佛世時期裡種下堅固不可拔身、口、意三業之善,而是在無量千萬佛世已來就已經種下了種種的善根福德,對於聽聞這金剛經裡面的經文句子能夠深心信樂,甚至僅只是一念生起清淨心信受的人,須菩提!如來都能知道也都能看見,這些眾生必定得到無法量度無法計算這麼多的福德。為什麼呢?因為這些眾生心清淨不再有我相(於五蘊法中認定有一個真實存在能作主的我)、人相(於五蘊法中認定我為人,不同於其它道的有情也)、眾生相(於五蘊法中認定自己是由五蘊緣合而生的)、壽者相(於五蘊法中認定我擁有一定期間之壽命,成就而住,有時間的分隔限制也。)等等的執著。
(註)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一、我相,於五蘊法中
認定有一個真實存在能作主的我,有我所有的觀念存在也。
二、人相,於五蘊(五蘊者,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法中認定我為人,不同於其餘的道也。
三、眾生相,於五蘊法中認定自己是由五蘊緣合而生的。
四、壽者相,於五蘊法中認定我擁有一定期間之壽命,成就而住,有分限也。

「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則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註)法相、非法相
 法相是指五蘊、十二入、十八界等諸法,以肉眼觀故,則見是有;以慧眼觀故,則見是無。眾生迷故,於此等法,起執取相,故名法相。(五蘊者,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也。十二入者,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色入、聲入、香入、味入、觸入、法入也。十八界者,眼界、色界、眼識界;耳界、聲界、耳識界;鼻界、香界、鼻識界;舌界、味界、舌識界;身界、觸界、身識界;意界、法界、意識界也。)
非法相是指五蘊、十二入、十八界等諸法,以外之相

「也沒有法相(五蘊、十二入、十八界等諸法相)及非法相(五蘊、十二入、十八界等諸法以外的法相)還有一法的執著。為什麼呢?這些眾生
若執取表現於外而想像於心者之事物相狀或諸法體狀,就是執著我、人、眾生、壽者相了。」

「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眾生若是執取法相(五蘊、十二入、十八界等諸法相)為實有,也就是執著我相、人相、眾生相
壽者相。為什麼呢?眾生若是執取非法相(五蘊、十二入、十八界等諸法以外)還存有一法,也就是執著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所以我們不應該執取法相(五蘊、十二入、十八界等諸法)為實有,也不應該執取五蘊、十二入、十八界等諸法以外還存有一法非法相。因為這個道理的緣故,如來常常說:你們這些比丘啊,應當知道我所說的法,就好像乘船過了河的人就應該將船捨棄,而不要把船揹著走的比喻中的那條船一樣,船用後便應捨離不要執著,而不要把船揹著走,諸法(五蘊、十二入、十八界等諸法)當下生起當下滅盡,當體即空,不應該執著其為實有,更何況是執著非法(五蘊、十二入、十八界等諸法以外還存有一法),這種念頭更應捨離不可執著!」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
(註)【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Anuttara-samyak-sam%bodhi,佛智名。舊譯曰無上正遍知,無上正遍道。真正遍知。一切真理之無上智慧也。維摩經佛國品肇註曰:「阿耨多羅,秦言無上。三藐三菩提,秦言正遍知。道莫之大,無上也。其道真正,無法不知,正遍知也。」淨土論註曰:「佛所得法,名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為無,耨多羅為上,三藐為正,三為遍。菩提為道,統而譯之,名為無上正遍道。」新譯曰無上正等正覺。真正平等覺知一切真理之無上智慧也。法華玄贊二曰:「阿云無,耨多羅云上,三云正,藐云等。又,三云正,菩提云覺,即是無上正等正覺。」智度論八十五曰:「唯佛一人智慧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無上】
瑜伽八十三卷四頁云:即此大師,亦稱無上。映蔽一切聲聞,獨覺,下中乘故。又云:言無上者,於所知障,得清淨故。又云:言無上者,出世間善得圓滿故。
二解 集論三卷六頁云:云何無上?幾是無上?為何義故,觀無上耶?謂無為一分故;是無上義。法界法處一分是無上。為捨執著最勝事我故;觀察無上。
三解 法蘊足論二卷十五頁云:言無上者:如世尊告苾芻眾言:一切和合部類眾中,佛弟子眾,最為第一,最尊最勝,最上無上;故名無上。
【正等覺】
如如來十號中說。
二解 法蘊足論二卷三頁云:正等覺者:如世尊言:諸所有法,一切正性,如來一切知見解了,正等覺故;名正等覺。又等法者,謂四念住、四正勝、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如來一切知見解了,正等覺故;名正等覺。又於一切苦集滅道,能現觀道,能證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阿羅漢果道,能證神境智作證通,天耳智作證通,他心智作證通,宿住隨念智作證通,死生智作證通,漏盡智作證通道,能盡貪瞋癡慢憍垢道,如來一切皆正等覺。至誠堅住,慇重作意,以因、以門、以理、以相、正等覺故;名正等覺。
【無上正等正覺】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新譯,意思是宇宙間至高無上真正平等普遍的覺悟,亦即究竟圓滿的佛果。

「須菩提!你的看法如何?如來有得到一個
叫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法嗎?如來有說什麼法嗎?」

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須菩提說道:「就如我所能理解
佛所說的法義中,沒有一個固定的法名叫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法的,也沒有一個固定實有存在的法,如來可說出來的。為什麼呢?如來所說的這個法(真如法性)的顯現流露,不可執取、也無法以言說表達的、非法(不是五蘊、十二入、十八界等等諸法)、非非法(不是五蘊、十二入、十八界等諸法以外還存有的法)。這是什麼緣故呢?因為世間所有一切賢者聖者,都是以能契入無為法(真如法性)的深淺程度(清淨心顯現的程度)而在相的顯現上有所差別。」
(註)【賢聖】
【賢聖】
外典謂之聖賢。內典謂之賢聖。賢者和於善之義。聖者會於正之義。和於善,雖離惡,而未發無漏智,不證理,不斷惑,在凡夫之位者,謂之賢。既發無漏智,證理斷惑,次捨凡夫之性者,謂之聖。見道前七方便之位,名為賢。見道以上名為聖。大乘義章十七本曰:「和善曰賢,會正名聖,正謂理也。理無偏邪,故說為正。證理捨凡,說為聖矣。(中略)就位分別,見前已前調心離惡,名之為賢。見諦已上會正名聖,故仁王中,地前並名為三賢,地上菩薩說為十聖。」四教儀二曰:「言賢者,鄰聖曰賢,(中略)賢者名直善也。」嘉祥仁王經疏三曰:「會真名聖。」俱舍義光記二十二曰:「賢謂賢和,聖謂聖正。」大乘中,仁王經有三賢十聖之目,瓔珞本業經有四十二賢聖之稱。小乘中,薩婆多宗立七賢七聖,成實宗立二十七賢聖。但賢有通別之二門。據別門,則賢居下位。據通門,則通於見諦以上。如經說賢者舍利弗賢者須菩提等,福田經所說之二十賢聖。俱舍論二十二曰:「分別賢聖品。」成實論一曰:「分別賢聖品。」大乘義章十七本曰:「賢聖義。」義林章五本曰:「二十七賢聖章。」各有所說。
(註) 無為法
  無為法者,略有六種:一、虛空無為,二、擇滅無為,三、非擇滅無為,四、不動滅無為,五、想受滅無為,六、真如無為。上之四種,色心假實,皆是生滅之法,名有為性。無此有為,假名無為,非更別有一箇無為之法,在於有為法外,而與有為相對待也。故云但是四所顯示。然為既無矣,尚不名一,云何有六?正由是四所顯,故不妨隨於能顯,說有六別:
  一、虛空無為 虛空無為者,非色非心,離諸障礙,無可造作,故名無為。
  二、擇滅無為 擇滅無為者,正慧簡擇,永滅煩惱,所顯真理,本不生滅,故名無為。
  三、非擇滅無為 非擇滅無為者,復有二種:
   一者、不由擇力,本性清淨,故名無為。
   二者、有為緣闕,暫爾不生,雖非永滅,緣闕所顯,故名無為。
  四、不動滅無為 不動滅無為者,入第四禪,雙忘苦樂,捨念清淨,三災不到,亦名無為。
  五、想受滅無為 想受滅無為者,入滅盡定,想受不行,似涅槃故,亦名無為。
  六、真如無為 真如無為者,非妄名真,非倒名如,即是色心假實諸法之性。諸法如波,此性如水;諸法如繩,此性如麻;諸法非此則無自體,此離諸法亦無自相,故與諸法不一不異。惟有遠離遍計所執,了達我法二空,乃能證會本真本如之體。真如二字,亦是強名。前五無為,又皆依此假立。此即唯識實性,故皆唯識,決無實我實法也。
   ┌一、心法………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
   │       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八 ┐
   │  ┌一、遍行…………作意、觸、受、想、思…………五┐  │
   │  │二、別境……欲、勝解、念、三麼地、慧…………五│  │
   │  │三、善……信、精進、慚愧、無貪、無瞋、無癡  │  │
   │  │     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十一│  │
   │  │四、煩惱……貪、瞋、慢、無明、疑、不正見……六│  │
   │二、│      ┌忿、恨、惱、覆、誑、   ┐  │五│
   │心 │      │諂、憍、害、嫉、慳…………│  ├十│
   │所 ┤      │             │  │一│
   │有 │五、隨煩惱…┤無慚、無愧、不信、    ├二十│ │
   │法 │      │懈怠、放逸……………………│  │ │
   │  │      │             │  │ │
一切法┤  │      │昏沈、掉舉、失念、    │  │ ├百法
   │  │      └不正知、散亂…………………┘  │ │
   │  └六、不定…………睡眠、惡作、尋伺……………四┘      │
   │三、色法………眼、耳、鼻、舌、身、色、聲、         │
   │       香、味、觸、法處所攝色………………十一    │
   │  ┌得、命根、眾同分、異生性、       ┐      │
   │四、│無想定、滅盡定、無想報、名身………………│    │
   │心 │                    │    │
   │不 │句身、文身、生、住、老、無常、     │    │
   │相 ┤流轉、定異………………………………………├二十四 │
   │應 │                    │    │
   │行 │相應、勢速、次第、時、方、數、     │    │
   │  └和合性、不和合性………………………………┘    │
   │五、無為法……虛空無為、擇滅無為、非擇滅無為、      │
   └       不動滅無為、受想滅無為、真如無為………六  ┘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
(註)【三千大千世界】【七寶】
【三千大千世界】
 須彌山為中心,七山八海交互繞之,更以鐵圍山為外郭,是曰一小世界,合此小世界一千為小千世界,合此小世界一千為中千世界,合此中千世界一千為大千世界。大千世界之數量為一○○○○○○○○○也。大千世界之上有三千者,示此大千世界,成自小千中千大千三種之千也。內容即一大千世界。以此一大千世界為一佛之化境。且此三千大千世界之廣,恰等於第四禪天,成壞必同時焉。見智度論七,佛地論六。
【七寶】
 金、銀、毗琉璃、頗梨、車渠、馬瑙、赤真珠。
「須菩提!你認為如何?若是有人將充滿三千大千世界那麼多的七寶(金、銀、毗琉璃、頗梨、車渠、馬瑙、赤真珠)用來布施,這個人因為這樣的布施
所得到的福德,是不是很多呢?」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
須菩提回答:「非常多,世尊!為什麼呢?這些因布施所得的福德
是因緣和合所成,是有盡的,可以量數的,當因緣散滅時,則此福德也就消散了,這樣的福德並不是如來所說福德的體性,所以如來說這樣的福德在可以量度計算的範圍內是很多的。」

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註)【佛】【法】
【佛】
 Buddha,佛陀之略,又作休屠、佛陀、浮陀、浮圖、浮頭、勃陀、勃[馬*太]、部陀、母陀、沒馱。譯言覺者,或智者。覺有覺察覺悟之二義,覺察煩惱,使不為害,如世人之覺知為賊者,故云覺察,是名一切智。覺知諸法之事理,而了了分明,如睡夢之寤,謂之覺悟,是名一切種智。自覺復能覺他,自他之覺行窮滿,名為佛。
【法】
 法者梵云達磨Dharma,為通於一切之語。小者大者,有形者,無形者,真實者,虛妄者,事物其物者,道理其物者,皆悉為法也。唯識論以自體任持與軌生物解二義解法。自體任持者,謂竹有竹之自體,梅有梅之自體,有形者,有形之自體,無形者,有無形之自體,各保任維持其自體也。軌生物解者,謂如是既各有自體,皆為自體任持之狀,然只限於有體,不能容無體,法者,兼攝無體,該盡一切也。唯識論一曰:「法謂軌持。」同述記一本曰:「法謂軌持,軌謂軌範。可生物解,持謂任持,不捨自相。」俱舍論光記一曰:「釋法名有二:一能持自性,謂一切法各守自性,如色等性常不改變。二軌生勝解,如無常等生人無常等解。」大乘義章十曰:「法者,外國正音名為達磨,亦名曇無。本是一音,傳之別耳。此翻名法,法義不同。汎釋有二:一自體為法,二者軌則名法。」唯識述記二末曰:「法者,道理義也。有般涅槃之義,名般涅槃法。」

「若是另外有人
對於這金剛經中的法義,以堅定的意志深心信受,並在自己的心中憶持不忘,甚至僅僅以這金剛經中的任何一句四句偈,為他人解說其中法義,這個人所得到的福德勝過前面所說那個將充滿三千大千世界那麼多的七寶用來布施的人所得到的福德。須菩提!所有一切諸佛能夠成就以及諸佛所證得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法,都是從這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修證出來的。
須菩提!這裡所說的佛、法,並不是指世間言說上所稱的佛、法,這裡所說的佛、法只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實際上是沒有一個所謂的佛的實體存在,也沒有一個所謂法的實體存在,所以也並非世間言說上所稱佛、法。世間所說的語言文字佛、法都只是語言文字而沒有實際的存在」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白話說明(2)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
(註)【須陀洹】
 Srota-a%pauna,具稱須陀般那,窣路多阿半那,窣路陀阿缽囊。舊譯入流,至流,逆流,溝港等。新譯預流。聲聞四果中初果之名也。入流者,初入聖道之義,逆流者,違背於生死之流也。斷三界之見惑,即得此果。

「須菩提!你認為如何?證入須陀洹(初入聖道)果位的人,能夠起個念頭說:『啊!我已經獲得,一個須陀洹(入聖道流)果位了』嗎?」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須菩提說道:「不能,世尊!為什麼呢?證入須陀洹(初入聖道)果位的人,雖然稱為入流(初入聖道流),而實際上,是無所入的,因為證入須陀洹(初入聖道)果位的人,不入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煩惱中,所以才叫做須陀洹(初入聖道果位)。」

「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註)【斯陀含果】
  梵語斯陀含,華言一往來,即第二果也。謂此人於欲界九品思惑中斷前六品盡,後三品猶在,須更來欲界一番受生,故名一來。(思惑者,謂眼等五根對色等五塵,心起貪愛,迷惑不了也。九品者,於上中下三品中,又各分三品也。)

「須菩提!你認為如何?證入斯陀含(一往來)果位的人,能起個念頭說:『啊!我已經獲得,一個斯陀含(一往來)果位了』嗎?」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須菩提說道:「不能,世尊!為什麼呢?證入斯陀含果位的人,雖然世間言說上,取名叫做一往來,而實際上,並沒有往來,因為這原故,才取名斯陀含(一往來)。」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註)【阿那含】
  Ana%ga%min,譯曰不還。不來。斷盡欲界煩惱之聖者名。此聖者未來當生於色界無色界,不再生欲界,故曰不還。大乘義章十一曰:「阿那含者,此名不還。小乘法中,更不還欲界受身,名阿那含。」
「須菩提!你認為如何?證入阿那含(不還)果位的人,能起個念頭說:『啊!我已經獲得,一個阿那含果位了』嗎?」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

(依乾隆大藏經將而實無來修正為而實無不來)
須菩提說道:「不能,世尊!為什麼呢?證入阿那含(不還)果位的人,雖然世間言說上,取名叫做不來,實質上並無不來,所以才名叫做阿那含(不還)。」

(說明:自性無有來去)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
(註)【阿羅漢】
  大論云:阿羅名賊,漢名破,一切煩惱賊破。復次,阿羅漢,一切漏盡故,應得一切世間諸天人供養。又,阿名不,羅漢名生,後世中更不生,是名阿羅漢。法華疏云:阿[風@(軷-車)](音跋)經云:應真。瑞應云:真人。悉是無生釋羅漢也。或言無翻,名含三義:無明[禾*康]脫,後世田中,不受生死果報,故云不生。九十八使煩惱盡故,名殺賊。具智斷功德,堪為人天福田,故言應供。含此三義,故存梵名。

「須菩提!你認為如何?證入阿羅漢果位的人,能起個念頭說:『啊!我已經獲得,一個阿羅漢道的果位了。』嗎?」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註)【無諍三昧】【阿蘭那】
【無諍三昧】
 安住於空理與他無諍之禪定也
【阿蘭那】
 肇翻無諍,又云寂靜。坐禪三昧經云:無諍者,將護眾生,不令起諍也。什注淨名:無諍有二:一、以三昧力,將護眾生,令不起諍心。二、隨順法性,無違無諍。

須菩提說道:「不能,世尊!為什麼呢?事實上,沒有一個名叫做阿羅漢法,的實體存在。世尊!若是證入阿羅漢果位的人,起個念頭說:『啊!我已經得到阿羅漢道了』,就是執著我、人、眾生、壽者相。世尊!佛說我證得,安住於空性,與其他無諍之禪定,是所有人中,最為第一的,是第一離盡,諸地煩惱,的阿羅漢。我沒有起一個念頭說:『我是離欲的阿羅漢』。世尊!我若是有起一個念頭說:『我獲得,一個阿羅漢道的果位。』,世尊就不會說,須菩提是樂於無諍的修行者!那是因為,我須菩提,實在是無所行(一念不生),所以才說,須菩提是,一個好樂寂靜無諍的修行人。」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燃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

釋迦摩尼佛告訴須菩提:「你認為如何?如來以前在燃燈佛那個地方修行,在法方面,有獲得什麼嗎?」

「世尊!如來在燃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世尊!如來以前在燃燈佛那個地方修行,在法方面,實在沒有獲得什麼。」

「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
「須菩提!你認為如何?菩薩可以莊嚴他的佛土嗎?」

「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則非莊嚴,是名莊嚴。」
「沒有,世尊!為什麼呢?用以莊嚴佛土的,那些有為造作的善、不善、無記業,並不是莊嚴的本體實性,只是世間人為、言說上的方便作為,假名叫做莊嚴。(如能妄念不生,無有造作,也不執著於妄念不生,無有造作,清淨無為,才是莊嚴)」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所以須菩提,所有的菩薩、大菩薩,應該像這樣,生起清淨心,不應該住(執)著在,色所緣合而形成,種種虛妄境相,的好、醜、順、逆上,生起念頭,不應該住(執)著在,聲、香、味、觸、法五塵,所緣合而形成種種虛妄境相,的
好、醜、順、逆上,生起念頭,應該不住(執)著在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所緣合而形成,種種虛妄境相,的好、醜、順、逆上,而生起清淨心。」

重點說明:

1.能讓人我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即是真正平等覺知一切真理的無上智慧)的作為,才是真功德,是無盡的,無量無邊不可量數,一切有為造作所得到的福德是因緣和合所成,是有限的,可以量數的,當因緣散滅時,則此福德也就消散了。
2.實相,空、無相、無願、不可得,無可莊嚴,修行人,應時時安住在,這般若智慧上,無所住,而生其心。


「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
「須菩提!譬如說有人,他的色身,好像須彌山王那樣大,你認為如何?這個色身很大嗎?」

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須菩提說道:「非常大,世尊!為什麼呢?佛所說的大身,並非指四大假合,虛幻不實,有相的色身,只是世間人,為言說上的方便,假名叫身而已,佛所說的,所謂大身,是指圓滿含融,遍一切處,的法身而言,因為法身,圓滿含融,遍一切處,如此才足以名叫大身。」

「須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恒河,於意云何?是諸恒河沙寧為多不?」
「須菩提!就好像一條恒河中,所有沙子的總數,有等同於一條恒河中,所有沙子的總數,那麼多條的恒河,你認為如何?這麼多條恒河中,所有沙子的總數量,這樣的數量多嗎?」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恒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
須菩提說道:「非常多,世尊!光就等同於一條恒河中,所有沙子的總數,那麼多條的恒河,的這個數量,就多到無法量度、計算了,何況是,這麼多條恒河中,所有沙子的總量數,更是多到無法量度、計算了!」

「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恒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
(註)【三千大千世界】【七寶】
【三千大千世界】
 須彌山為中心,七山八海交互繞之,更以鐵圍山為外郭,是曰一小世界,合此小世界一千為小千世界,合此小世界一千為中千世界,合此中千世界一千為大千世界。大千世界之數量為一○○○○○○○○○也。大千世界之上有三千者,示此大千世界,成自小千中千大千三種之千也。內容即一大千世界。以此一大千世界為一佛之化境。且此三千大千世界之廣,恰等於第四禪天,成壞必同時焉。見智度論七,佛地論六。
【七寶】 金、銀、毗琉璃、頗梨、車渠、馬瑙、赤真珠。

「須菩提!我現在,真誠實在的告訴你?若是有人,將堆滿你上面所說的,等同於一條恒河中,所有沙子的數量那麼多條,的恒河中,所有的沙子的總數量,那麼多個三千大千世界,那麼多數量的七寶(金、銀、毗琉璃、頗梨、車渠、馬瑙、赤真珠)用來布施,這個人這樣布施,所能得到的福德,是不是很多呢?」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須菩提說道:「非常的多,世尊!」

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復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則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釋迦摩尼佛告訴須菩提:「若是有善男子、善女人等,以信心堅固深心受持,憶持不忘,這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中,的法義,甚至僅受持,這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中的,任何一句四句偈等,或僅為他人解說,這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中,的任何一句四句偈,的法義,這個人,因為這樣,所得到的福德,遠遠超過前面所說的,那個用充滿等同於一條恒河沙數,那麼多條恒河中,所有沙子數量總和,那麼多個三千大千世界,那樣多數量的七寶,來布施的那個人,所能得到的福德。再則,須菩提!隨著有人宣說這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的法義,甚至只宣說,這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中,任何一句四句偈等,的法義,就應當知道這個地方,一切的世間、天、人、阿修羅,等等都應當來,恭敬供養,就好像佛的塔廟,在這個地方一樣,更何況如果有人,完全能信心堅固,深心受持,憶持不忘,這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法義,讀誦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經文。須菩提!你應當要知道,這個人,將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只要有這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經典所在的地方,則有佛在那個地方,我們眾生就應該像,佛的弟子尊重佛一樣的,尊重護持供養那個地方。」

重點說明:
1.非相為大,不可量度計算的為多,有為造作諸法,有相而可量度計算的,都是因緣和合緣盡則散,是有限的。
2.自己受持讀誦金剛經,可以使自己有機會,成就菩提,解脫六道輪迴,到達涅槃彼岸,為人讀誦解說金剛經的法義,讓人有機會,成就菩提,解脫六道輪迴,到達涅槃彼岸,一燈可點無量無數的燈,燈燈相傳,輾轉相因,其功德,無量無邊不可勝數,遠遠超過以七寶等,無量數寶物,人為造作布施,所得有限的功德甚多
3.受持讀誦金剛經,或為人讀誦解說金剛經法義,就如同佛塔廟所在,一切的世間、天、人、阿修羅,等等,都會來恭敬供養,我們眾生,更應該尊重供養、護持,有如佛在一般。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
那時,須菩提向釋迦摩尼佛說道:「世尊!這部經,應當取什麼經名呢?我們要如何,來供奉護持呢?」

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則非般若波羅蜜。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

(註)《金剛般若波羅蜜》 
金剛,喻也。般若,法也。以金剛之貞,至堅至利、能斷難斷,能碎萬物。譬喻般若空慧,能斷諸眾生難斷之惑,是名金剛般若。
波羅蜜Pa%ramita%,又作波羅蜜多,播囉弭多。譯言究竟,到彼岸,度無極,又單譯曰度。以名菩薩之大行者,菩薩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名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涅槃之彼岸,故名到彼岸。因此大行能度諸法之廣遠,故名度無極。
(《金剛般若波羅蜜》至堅至利般若空慧,能斷所有一切眾生難斷之惑,使眾生由生死之此岸到涅槃之彼岸。)
釋迦摩尼佛告訴須菩提:「這部經名叫做《金剛般若波羅蜜》(至堅至利般若空慧,能斷所有一切眾生難斷之惑,使眾生由生死之此岸到涅槃之彼岸),以這個名字,你們應當供奉護持。為什麼呢?須菩提!佛所說的般若波羅蜜 (般若空慧,能斷所有一切眾生難斷之惑,使眾生由生死之此岸到涅槃之彼岸) 這個概念,只是一個無實體的概念,假名叫般若波羅蜜,並非有個,般若波羅蜜實體的法存在。須菩提!你認為如何?如來有說什麼法嗎?」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
須菩提向釋迦摩尼佛說道:「世尊!如來沒說什麼法。」

「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
「須菩提!你認為如何呢?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微塵粒子總和,的數量多嗎?」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須菩提說道:「非常的多,世尊!」

「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註)【世界】
 又名世間,即有情眾生所住的國土。佛經以過去現在未來為世,東西南北上下為界,由此可見有情眾生所居住的國土,不但有東西南北上下的分界,而且是有生滅的,因緣和合所成虛幻的境相,不是永恆存在的東西。

「須菩提!所有一切的,極微細的灰塵,如來說並非是,所有一切極微細灰塵,的本體(因為所有一切微細的灰塵是因緣和合之物相,將微塵拿來剖析到最後,並沒有一個真正叫微塵的本體存在)。只是依其物相,假名叫極微細的灰塵。同樣的,如來所說的世界,也是因緣和合所成,虛幻的境相,並非是世界的本體,當因緣散滅時,這個世界境相,也就不存在了,只是世間人,為言說上的方便,假名叫世界而已。」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

(註)【三十二相】【如來】
【三十二相】
瑜伽十一卷二十頁云:復有三十二相。謂自心相,外相,所依相,所行相,作意相,心起相,安住相,自相相,共相相,麤相,靜相,領納相,分別相,俱行相,染污相,不染污相,正方便相,邪方便相,光明相,觀察相,賢善定相,止相,舉相,觀相,捨相,入定相,住定相,出定相,增相,減相,方便相,引發相。如彼卷二十頁至二十三頁廣釋。
二解瑜伽四十九卷七頁云:云何如來三十二種大丈夫相?一者、具大丈夫足善安住等案地相。二者、於雙足下,現千輻輪;轂輞眾相,無不圓滿。三者、具大丈夫纖長指相。四者、足跟趺長。五者、手足細軟。六者、手足網縵。七者、立手摩膝。八者、瑿泥耶踹。九者、身不僂曲。十者、勢峰藏密。十一者、身相圓滿。如諾瞿陀。十二者、常光一尋。十三者、身毛上分。十四者、身諸毛孔,一一毛生,如紺青色;螺文右旋。十五者、身皮金色。十六者、身皮細滑,塵垢不著。十七者、於其身上,兩手、兩足、兩肩、及項、七處皆滿。十八者、其身上半,如師子王。十九者、肩善圓滿。二十者、髆間充實。二十一者、身份洪直。二十二者、具四十齒,皆悉齊平。二十三者、其齒無隙。二十四者、其齒鮮白。二十五者、頷如師子。二十六者、其舌廣薄;若從口出,普覆面輪、及髮邊際。二十七者、於諸味中,得最上味。二十八者、得大梵音,言詞哀雅,能悅眾意;譬若羯羅頻迦之音。其聲雷震,猶如天鼓。二十九者、其目紺青。三十者、睫如牛王。三十一者、其頂上現烏瑟膩沙。三十二者、眉間毫相,其色光白,螺文右旋。是大丈夫相。
【如來】
 (術語)梵語曰多陀阿伽陀Tatha%gata,譯言如來,佛十號之一。如者真如也,乘真如之道從因來果而成正覺之故,名為如來。是真身如來也。又乘真如之道來三界垂化之故,謂之如來。是應身如來也。又,如諸佛而來,故名如來。此釋通於二身。成實論一曰:「如來者,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故曰如來。」轉法輪論曰:「如實而來,故名如來。(中略)涅槃名如,知解名來,正覺涅槃故名如來。」智度論二十四曰:「如實道來,故名為如來。」勝鬘寶窟上末曰:「如來者體如而來,故名如來。又如諸佛來,故名如來。問:體如而來,故名如來。此是應身,何有來義?真如法身。云何有來?答:如本隱今顯,亦得稱來。」大日經疏一曰:「如諸佛乘如實道來成正覺,今佛亦如是來,故名如來。」

「須菩提!你認為如何?可不可以以四大假合的,三十二種大丈夫色身幻相,來觀見如來呢?」

「不也,世尊!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不能,世尊!為什麼呢?如來所說的,三十二種大丈夫相,並非是指,四大假合的色身幻相,只是世間人,為言說上的方便,把這些四大假合的色身幻相,假名為三十二種大丈夫相。」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須菩提!若是有善男子、善女人們,用等同恒河中,所有沙子的總數量,那麼多的,色身性命來布施;假若再有其他的人,甚至,僅僅深心信受,憶持不忘,這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中,任何一句四句偈,或僅是,為他人解說這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中,任何一句四句偈,的法義,他所得到的福德,比前面所說,用等同恒河中,所有沙子的總數量,那麼多的色身性命,來布施的人,所得到的福德還多!」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則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實相者,則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註)【甚深佛法】【五眼】【實相】

【甚深佛法】
  攝論三卷七頁云:甚深佛法者:云何名為甚深佛法?此中應釋。謂常住法,是諸佛法。以其法身、是常住故。又斷滅法,是諸佛法。以一切障、永斷滅故。又生起法,是諸佛法。以變化身、現生起故。又有所得法,是諸佛法。八萬四千諸有情行、及彼對治,皆可得故。又有貪法,是諸佛法。自誓攝受有貪有情、為己體故。又有瞋法是諸佛法。又有癡法是諸佛法。又異生法是諸佛法。應知亦爾。又無染法是諸佛法。成滿真如,一切障垢不能染故。又無汙法是諸佛法。生在世間,諸世間法,不能汙故。是故說名甚深佛法。
【五眼】
  ﹝出大智度論﹞
  眼,即照燭之義。瑜伽師地論云:能觀眾色,故名為眼。眼是總名,從用分別,則有五種。
  〔一、肉眼〕,肉眼者,假父母氣血所成也。即人中能見之眼,見近不見遠,見前不見後,見內不見外,見晝不見夜,見上不見下,因有色質障礙故也。
  〔二、天眼〕,天眼者,謂諸天因修禪定而得也。此眼遠近前後內外晝夜上下皆悉能見,以無色質障礙故也。
  〔三、慧眼〕,慧眼者,謂二乘之人,以所得慧眼,觀一切法皆空,不見有眾生相,及滅一切異相,捨離諸著,不受一切法也。(二乘者,聲聞乘、緣覺乘也。)
  〔四、法眼〕,法眼者,菩薩為度眾生,以清淨法眼遍觀一切諸法,能知能行,謂因行是法,得證是道,亦知一切眾生種種方便門,令修令證也。
  〔五、佛眼〕,佛眼者,謂具前四眼之用,無不見知。如人見極遠處,佛見則為至近。人見幽暗處,佛見則為顯明。乃至無事不見,無事不知,無事不聞,聞見互用,無所思惟,一切皆見也。
【實相】
  實者,非虛妄之義,相者無相也。是指稱萬有本體之語。曰法性,曰真如,曰實相,其體同一也。就其為萬法體性之義言之,則為法性;就其體真實常住之義言之,則為真如;就此真實常住為萬法實相之義言之,則為實相。其他所謂一實,一如,一相,無相,法身,法證,法位,涅槃,無為,真諦,真性,真空,實性,實諦,實際,皆是實相之異名。又依名隨德用之三諦言之,則空諦為真如,假諦為實相,中諦為法界。法華說實相,華嚴說法界,解深密說真如或無為,般若說般若佛母,楞伽說如來藏,涅槃說佛性,阿含說涅槃。在華嚴之始教天台之通教已下者,不變之空真如為實相,在華嚴之終教已上,天台之別教已上者,不變隨緣之二相為實相。華嚴以隨緣之萬法為實相,天台真言以性具之諸法為實相,小乘以我空之涅槃,大乘以我法二空之涅槃為實相。維摩經弟子品曰:「迦旃延無以生滅心行說實相法。」同觀眾生品曰:「佛為實相法人。」涅槃經四十曰:「無相之相,名為實相。」妙玄二上曰:「實相之境,非佛天人所作,本自有之,非遍今也。」法華文句記四中曰:「言實相者,非虛故實。非相為相,故名實相。」頓悟入道要門論上曰:「法性空者,即一切處無心是。若得一切處無心時,即無有一相可得。何以故?為自性空故無一相可得,無一相可得者,即是實相,實相者,即是如來妙色身相也。」

那個時候,須菩提聽聞了釋加摩尼佛所說,這個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深深的了解其中法義,之所歸趣,涕淚交織,悲泣的向釋迦摩尼佛說道:「這世間,非常希有的世尊!佛所說,這極深經典法義,是我從以往到現在,以我所得,觀照一切法都空無所有,不見有眾生相,及滅一切異相,捨離所有的執著,不受一切法,的慧眼看來,也沒聽聞過,義理這麼深奧的經點。世尊!若再有人,能夠聽聞得到這部經,並信受所聽聞,及所理解、了悟經典中的法義,不起疑心。深信悅樂,安住在這些法上,而沒有雜染,那麼這個人,就會生(註:無生而生)起真如法性(真如法性就顯現出來了說是為--->生),應當知道這個人,成就了,第一希有的功德。世尊!這個所謂的實相,就是萬法自性的意思,不是因緣和合,所成的虛幻假相,所以如來,把這個萬法無生滅的自性,假名說是實相。世尊!我現在得以聽聞,像這樣義理甚深的經典,起而深心信受,深解義趣,深心領受,憶持不忘的,這沒有什麼困難,但若是經過五百年以後,在未來的世間,如果有眾生,能夠聽聞到這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發起深心相信、受持,深解義趣,深心領受,憶持不忘的,那麼這個人,則是第一希有的人。為什麼呢?這個人,沒有執著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為什麼這樣說呢?我相就是因緣和合,所成的虛幻假相,並非實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些也都是因緣和合,所成的虛幻假相,並非實相。為什麼呢?能夠捨離、不執著在,一切因緣和合,所成的虛假境相,順、逆、好、醜的人,就叫做所有一切的佛。」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則為非住。

(註)【第一義】【波羅蜜】
【第一義】
  以名究竟之真理,是為最上,故云第一。深有理由,故云義,聖智之自覺也。大乘義章一曰:「第一是其顯勝之目,所以名義。」中論疏三本曰:「以其最上莫過,故稱第一。深有所以,目之為義。」勝鬘寶窟上末曰:「理極莫過,名為第一。深有所以,目此為義。」法華義疏四曰:「第一義者,一實之道,理極無過為第一。深有所以,稱為義也。」注維摩經一曰:「肇曰:第一義,謂諸法一相義也。」楞伽經二曰:「第一義者,聖智自覺所得,非言說妄想覺境界。」
【波羅蜜】
  大論:又云阿羅蜜,秦言遠離;波羅蜜,秦言度彼岸。此二音相近,義相會故,以阿羅蜜,釋波羅蜜。天台禪門云:一者諸經論中,多翻到彼岸,生死為此岸,涅槃為彼岸,煩惱為中流。菩薩以無相智慧,乘禪定舟航,從生死此岸,到涅槃彼岸,故知約理定以明波羅蜜。二者大論別翻事究竟,即是菩薩大悲,為眾生遍修一切事行滿足故。三瑞應經翻度無極,通論事理,悉有幽遠之義。合而言之,故云度無極,此約事理行滿,說波羅蜜。

釋迦摩尼佛告訴須菩提:「就如你說的那樣!就如你說的那樣!若是再有人,能夠聽聞到,這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而不驚悚、不恐怖、不畏懼,應當知道,這個人甚為希有。為什麼呢?須菩提!如來所說的:第一波羅蜜(菩薩以無相智慧,乘禪定舟航,從生死此岸渡煩惱流,到涅槃彼岸的無上妙法),實際上,也沒有一個,第一波羅蜜的實有法存在,只是將菩薩以無相智慧,乘禪定舟航,從生死此岸,渡煩惱流,到涅槃彼岸,的無上妙法,假名為第一波羅蜜。
須菩提!所謂的忍辱波羅蜜,如來說,並非心裡執著,有一個忍辱波羅蜜法,有一個我,在那邊行忍辱行。為什麼呢?須菩提!就好像,往昔我被歌利王,割截身體時,那個時候,我心裡面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的執著。為什麼呢?如果往昔,我被歌利王割截身體,節節支解的時候,我心裡面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的執著、有一個我,在行忍辱波羅蜜等等,的念頭生起,應會生起瞋恨心,那個時候如果生起瞋恨心,則會淪墮三惡道,不能成就菩提(正覺)。須菩提!又憶念起過去五百世前,我曾被稱做忍辱仙人的時候,在那些世代,我也都沒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的執著,如果在那些世代,我有執著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那我也不能稱做是忍辱仙人了。
所以須菩提!菩薩應捨離,對一切因緣和合,所成種種虛妄不實境相,順、逆、好、醜上,的執著,來發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心,不應住著在,因色所形成,種種虛妄不實境相,的順、逆、好、醜上來生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心,不應住著在,因聲、香、味、觸、法,所形成,種種虛妄不實境相,的順、逆、好、醜上,來生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心,應生起無所住著的清淨心。若心裡有所住著,因為是住著在,虛妄不實的幻相上,如此,則稱為並非安住。」

「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應如是布施。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則非眾生。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註)【菩薩】【眾生】【真語】【實語】【如語】

【菩薩】
 (術語)具名菩提薩埵Bodhisattva,又曰菩提索埵,摩訶菩提質帝薩埵。舊譯為大道心眾生,道眾生等,新譯曰大覺有情,覺有情等。謂是求道之大心人。故曰道心眾生,求道求大覺之人,故曰道眾生,大覺有情。又薩埵者勇猛之義,勇猛求菩提故名菩提薩埵。又譯作開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義譯也。總名求佛果之大乘眾。注維摩曰:「肇曰:菩提佛道名也。薩埵秦言大心眾生,有大心入佛道,名菩提薩埵。」大乘義章十四曰:「菩薩胡語,此方翻譯為道眾生。具修自利利他之道,名道眾生。」法華文句二曰:「菩提此言道,薩埵此言心。」法華經嘉祥疏一曰:「菩提云道,是無上正遍知果道也。薩埵言眾生,為求果道故名道眾生也。」法華玄贊二曰:「菩提覺義,是所求果。薩埵有情義,是自身也。求菩提之有情者。故名菩薩。」佛地論二曰:「緣菩提薩埵為境,故名菩薩。具足自利利他大願。求大菩提利有情故。」又曰:「薩埵者是勇猛義。精進勇猛求大菩提,故名菩薩。」淨名疏一曰:「菩提為無上道。薩埵名大心。謂無上道大心。此人發大心為眾生求無上道。故名菩薩。安師云開士始士。又翻云大道心眾生。古本翻為高士。既異翻不定。須留梵音。今依大論釋。菩提名佛道。薩埵名成眾生。用諸佛道成就眾生故。名菩提薩埵。又菩提是自行。薩埵是化他。自修佛道又用化他,故名菩薩。」天台戒經義疏上曰:「天竺梵音摩訶菩提質帝薩埵。今言菩薩。略其餘字。譯云大道心成眾生。」等不等觀雜錄一曰:「菩薩之薩字,說文無之。今有人改作[薩-產+夆],謂是薛字之假借也。又有寫作殺,更可駭也。考字典從薩,與古經不符。經中從廿從[防-方]從立從生,當是譯經時所撰,良有以也。」
【眾生】 
(術語)梵語薩埵Sattva,僕呼善那。新譯曰有情,舊譯曰眾生。眾生有多義:(一)眾人共生之義。法華文句四曰:「中阿含十二云:劫初光音天,下生世間,無男女尊卑眾共生世,故言眾生。此據最初也。」(二)眾多之法,假和合而生,故名眾生。法鼓經曰:「萬法和合施設,名為眾生。」注維摩經二曰:「生曰:眾生者眾事會而生,以名宰一之主也。」大乘義章六曰:「依於五陰和合而生,故名眾生。」大經慧苑疏曰:「眾法成生,亦名眾生。」法華文句四曰:「若攬眾陰而有,假名眾生。此據一期受報也。」(三)經眾多之生死,故名眾生。不曰眾死者,以有生者必有死,有死者必有生故。般若燈論曰:「有情者數數生,故名眾生。」大乘義章七曰:「多生相續,名曰眾生。」法華文句四:「若言處處受生,故名眾生者。此據業力五道流轉也。」俱舍光記一上曰:「受眾多生死,故名眾生。夫生必死,言生可以攝死,故言眾生。死不必生,如入涅槃,故不言眾死。」唯識述記一本曰:「梵云薩埵,此言有情,有情識故。(中略)言眾生者,不善理也,草木眾生。」
【真語】
 (術語)說真如一實之理之語也。又如來隨自意說,毫不為他曲示,故云實語。大日經疏一曰:「真言者,(中略)真語如語。」大集經十曰:「須彌可說口吹動,不可說佛有二語,實語真語及淨語。」金剛般若經曰:「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實語】 
(術語)實者不妄不異之義。顯教謂語之稱於實,又行能與語相應者,為實語。密教謂說真如之言為實語。是釋摩訶衍論所明五種語之第五如義語也。金剛經曰:「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大集經十曰:「猛風可說索繫縛,須彌可說口吹動。不可說佛有二語。實語真語及淨語。」探玄記六曰:「如言起行,故云實語。」大日經疏一曰:「真言梵曰漫怛羅,即是真語如語不妄不異之音。」
【如語】
 (術語)如實之語,如法之語也。謂真實不虛之言說。金剛經曰:「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

「所以佛說:菩薩心不應住(執)著在,色所成種種虛妄不實境相,的順、逆、好、醜上,而來布施。須菩提!菩薩為了能利益一切眾生,應該如上面所說的,心不住(執)著在,因緣所成種種虛妄不實境相,的順、逆、好、醜上,而來布施。如來說:一切因緣和合所成,的虛幻假相,並不是,萬法真實的體性(實相),就是非相。又說:一切依於五陰和合,而生的有情眾生,並不是眾生的本體,所以是非眾生。須菩提!如來是說,真如一實之理的人,是隨自己的意思說,絲毫不因為,為他人,而扭曲自己的意思的人、是說真實不虛之言說的,是說如實之語,如法之語的,不說虛妄不實,欺己欺人的話的、不說前後矛盾,混淆雜亂的話的。」

「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則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須菩提!如來所證得的法,這個法,並沒有一個實體存在著,也不是虛妄不實的。須菩提!若是菩薩心住(執)著在因法所成,種種虛妄不實境相,的順、逆、好、醜上,而來行布施,就好像一個人,進入黑暗中,變成什麼都看不見;若是菩薩,心不住(執)著在,因法所成種種虛妄不實境相,的順、逆、好、醜上,而來行布施,就好像一個人,有了眼睛,在日光明亮的照耀下,可以清楚明白的看見,種種色所成的境相。」

「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則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註)【功德】
【功德】
 (術語)功者福利之功能,此功能為善行之德,故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有所得,故曰功德。大乘義章九曰:「言功德,功謂功能,善有資潤福利之功,故名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為功德。」天台仁王經疏上曰:「施物名功,歸已曰德。」勝鬘經寶窟上本曰:「惡盡言功,善滿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

「須菩提!未來的世間,若是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深心信受,憶持不忘,這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就文字來讀,這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或是離文字,來誦唸這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那麼如來,只要用佛的智慧,來觀照一下,便都能知道這個人,都能看見這個人,這些人,都可以成就,不可思議,無量無邊功德。」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復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

「須菩提!若是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的時候,用等同恒河沙子,那麼多數量,的色身性命,來布施,中日分的時候,再用等同恒河沙子,那麼多數量,的色身性命,來布施,後日分的時候,又再用等同恒河沙子,那麼多數量,的色身性命,來布施,用這樣的方式,以色身性命來布施,布施了,無量百千萬億劫(即以通常的年月日所不能計算的極長時問);若是另外有人,聽聞這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法義後,深心信受,憶持不忘,沒有違逆,那麼這個人的福德,將勝過前面所說的,那個用等同恒河沙子,那麼多數量,的色身性命,來布施,且布施了,無量百千萬億劫的人,所得到的福德。何況是能夠書寫、受持、讀誦這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為人解說,這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法義的人,他的福德,更是不可思議,無法量度計算了。」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白話說明(3)

「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則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則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
【大乘】【最上乘】【我見】
【大乘】 
(術語)Mana%ya%na,梵語摩訶衍,譯言大乘。大者對小之稱,乘以運載為義,以名教法,即大教也。使求灰身滅智空寂之涅槃之教。謂之小乘。此中有聲聞緣覺之別,使開一切智之教,為大乘。此中有一乘三乘之別。法華經譬喻品曰:「若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勤修精進,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無師智、如來知見、力、無所畏,愍念安樂無量眾生利益天人度脫一切,是名大乘,菩薩求此乘故名為摩訶薩。」十二門論曰:「摩訶衍者,於二乘為上故名大乘。諸佛最大,是乘能至故名為大,諸佛大人乘是乘故名為大。又能滅除眾生大苦與大利益事故名為大。又觀世音、得大勢、文殊師利、彌勒菩薩等是諸大士之所乘故名為大。又以此乘能盡一切諸法邊底故名為大。又如般若經中佛自說摩訶衍義無量無邊。以是因緣故名為大。」寶積經二十八曰:「諸佛如來正真正覺所行之道,彼乘名為大乘、名為上乘、名為妙乘、名為勝乘、無上乘、無上上乘、無等乘、不惡乘、無等等乘。」
 梵語摩訶衍,華譯為大乘,即菩薩的法門,以救世利他為宗旨,最高的果位是佛果。大乘從凡夫修到成佛,立五十二個階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十信是由十住中的第一發心住內,分開另立的,若將其縮入發心住內,則只有四十二位。其中十住、十行、十迴向,稱為三賢,僅算是資糧位,十位稱為十聖,才是修習位。論時間,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
  ┌十住(第一發心住內,包括十信,由凡夫修十信成就,須經一萬大劫)┐資
初 │十行                             ├糧
僧 │十迴向────────────────────────────┘位
祇─┤ 暖──────────┐四尋思觀──────────────┐
劫 │ 頂──────────┘                  │加
  │ 忍──────────┐                  ├行
  └ 世 第一───────┘四如實智──────────────┘位
      ┌入心────────────────通達位(即見道位)
  ┌初地─┤住心───────────┐
  │   └出心           │
  │二地               │
二 │三地               │
僧─┤四地               │
祇 │五地               │
劫 │六地               ├修習位(即修道位)
  └七地               │
                    │
三 ┌八地               │
僧─┤九地               │
祇 │十地               │
劫 └等覺───────────────┘
   妙覺────────────────────────────究竟位
【最上乘】
 (術語)至極之教法也。諸宗各名其宗義。法華經授記品曰:「諸菩薩智慧堅固,了達三界,求最上乘。」二教論上曰:「為欲成就乘最上乘者故,名為大乘。」
【我見】
 (術語)指五蘊假和合之心身,視為常一之義,謂之我見,又云身見。梵語曰沒曳達利瑟致,譯曰我見。唯識論四曰:「我見者,謂我執。於非我法妄計為我,故名我見。」同述記九末曰:「梵云沒曳達利瑟致,此云我見。」大乘義章六曰:「言身見者,亦名我見。五陰名身,身中見我,取執分別,從其所迷故,名身見。以見我故,從其所立,亦名我見。」起信論曰:「一切邪執,皆依我見。若離於我,則無邪執。」
【人見】 
(術語)固執實有人我之見也。又名人我見,或單云我見。楞伽經三曰:「是故我說,寧取人見如須彌山,不起無所得增上慢空見。」

【眾生見】  謂眾生妄計五陰眾共和合而生,是名眾生見。

【壽者見】
謂執著眾生於五陰法中,妄計我受一期壽命,或長或短,是名壽者見。(一期者,謂從生至死也。)

「須菩提!簡要的來說,這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有不可思議,(不能用心思惟推測,沒有辦法用言語來議論得盡)、不可稱量(沒有辦法來計算輕重數量的)、無量無邊功德。如來是為發心歸趣大乘(於二乘為上故名大乘。諸佛最大,是乘能至故名為大,諸佛大人乘是乘故名為大。又能滅除眾生大苦與大利益事故名為大。又為觀世音、得大勢、文殊師利、彌勒菩薩等是諸大士之所乘故名為大。又以此乘能盡一切諸法邊底故名為大。摩訶衍義無量無邊。以是因緣故名為大。)的人說的,為發心歸趣,最上乘(至極之教法也)的人說的。若是有人,能深心信受,憶持不忘,這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中的法義,就文字來讀此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離文字來誦此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或是能廣為眾人,解說這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法義,那麼如來用佛的智慧,都能知道這個人,都能看見這個人,成就不可量度、不可計算、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功德,上述能夠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這部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的這些人,則是肩負著,如來要讓所有眾生,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大願的人。為什麼呢?須菩提!若是愛樂住(執)著小法(品類足論六卷十四頁云:小法云何?謂小信小欲小勝解,及彼相應法,彼俱有法;若諸色法,少小微細,不多不廣。是名小法。)的人,因為執著我見(五陰和合之身中有我,取執分別,從其所迷)、人見(堅固執著實有人我之見)、眾生見(妄計五陰眾共和合而生)、壽者見(執著眾生於五陰法中,妄計我受一期壽命,或長或短),則對於這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就不願聽聞受持、讀誦,或是無法,為人解說這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法義。」

「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則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遶,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須菩提!不論在任何地方處所,若是有這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在,那麼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有情,都應當來供養這地方;應當知道這個地方處所,就是一切佛塔、廟所在的地方,都應該恭敬的,在四週遶行禮拜,用一切所有的鮮花與香料,散放在這個地方,來作供養。」

「復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還有,須菩提!若是有善男子、善女人,深心信受,憶持不忘、依著經裡的文字來讀,或是來誦唸,這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若是有其他的人輕賤他,那麼這個人,以前生生世世,所造的罪業,假定他應該會淪墮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道)去的,但是因為,他受持、讀誦這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而被今世人輕賤的緣故,那麼這個人,以前生生世世,所造的罪業,通通可以消滅,並且應當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

「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於然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註)【那由他】【末世】
【那由他】
 (雜語)Nayuta,又作那庾多,那由多,那術,那述。數目名,當於此方之億數目字,相等於今天的億數。億有十萬,百萬,千萬三等。故諸師定那由多之數不同。本行經十二曰:「那由他,隋言數千萬。」玄應音義三曰:「那術,經文作述,同食事反,或言那由他,正言那庾多。當中國十萬也。光讚經云:億,那述劫是也。」
【末世】
(術語)澆末之世代也。釋迦入滅後五百年為正法時,次一千年為像法時,後萬年為末法時。末世者,即末法時也。

「須菩提!我憶念,過去無數劫(阿僧祇劫---無數劫也。(劫者年時名)以前,在然燈佛面前,有幸能遇到,八百四千萬億億那麼多的佛,我都有供養、趨承、服事過,沒有遺漏空過的;假若再有其他的人,在以後的末法時期,能受持、讀誦這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那麼這個人,所得功德,與上述我供養八百四千萬億億那麼多的佛,所得的功德,來比較的話,那麼我所得功德,是這個能受持、讀誦這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人所得功德的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之一、甚至是算數譬喻所不能比喻不能計算那麼多的數量分之一而已。」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則狂亂,狐疑不信。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註)【果報】
【果報】
 (術語)新曰異熟。舊曰果報。果報者,吾人今日之境界。為對於過去世業因(不善不惡也)之結果,故曰果。又為應於其業因而報者,故曰報。然則曰果,曰報,其體為一,總括一切眾生自生至死之間,自己所感受之吉凶事而謂為果報。但分別果報二字,則法華方便品明十如是中,有因緣果報之四,對於因而言果,對於緣而言報也。正可生果之物曰因,助其因而使取果者曰緣。譬如米麥之種,因也。農夫之力或雨露之潤等,緣也。然則當年米麥之成熟時,對於昨年之米麥而言,則是果,對於昨年之農夫雨露而言。則為報也。如是吾等原具可生夫夫三界之果之種。是曰因。然為惡業則助地獄界之因,使感地獄之果,為善業,則助人間天上界之因,使招人間天上界之果。蓋善惡之業,對於三界之果,則非為因,而為緣。因而望此緣於三界之果更與以報之名也。但此分因緣果報,而詳論義理,果報之物體,二者非異。果報之狀體,雖有苦樂好醜等差別,而其性質則非善性,亦非惡性。無記性(善不可記,惡亦不可記者也)。法華經方便品曰:「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無量壽經上曰:「行業果報。」

「須菩提!若是善男子、善女人,在以後的末法時期,有受持讀誦這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人,他所得到的功德,我若是全部具體的說出來,若是有人聽聞到心裡則會瘋狂迷亂,猜疑、疑惑而不肯相信。須菩提!你應當知道這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法義是不可思議(不可以心思惟推測,不可以言語來議論得盡)的,果報(由於過去的業因造成現在的結果,叫做果,又因為這果是過去的業因所召感的酬報,所以又叫做報)也是不可思議(不能用心思惟推測,沒有辦法用言語來議論得盡)的。」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那個時候,須菩提向釋迦摩尼佛說道:「世尊!當信聞佛法的男子或女人,發起尋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即是真正平等覺知一切真理的無上智慧)心時,應該如何來安住他的心?又如何來降伏,他妄念紛飛的心,使它能寂靜下來,深深的防護自心,不受雜染呢?」

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生如是心滅度一切眾生已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何以故?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註)【眾生】【滅度】【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滅度】
 即涅槃。滅是滅見思塵沙,無明三種惑,度是度分段變易兩種生死。
【眾生】 又名有情,即一切有情識的動物。集眾緣所生,名為眾生,又歷眾多生死,名為眾生,十法界中,除佛之外,九法界有情,皆名眾生。

【我相】
  我相者,謂眾生於涅槃之理,心有所證,而其有所證取之心,執著不忘,認之為我,名為我相。經云:是故證取方現我體。是也。(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人相】
  人相者,比前我相已進一步,雖不復認證為我,而猶存悟我之心,名為人相。經云:悟己超過一切證者,名為人相。是也。

【眾生相】
  眾生相者,比前人相已進一步,謂雖已超過我人之相,猶存了證了悟之心,名眾生相。經云:但諸眾生,了證了悟,皆為我人而我人相所不及者,存有所了,名眾生相。是也。

【壽者相】 
 謂眾生於五陰法中,妄計我受一期壽命,或長或短,是名壽者相。(一期者,謂從生至死也。)

釋迦摩尼佛告訴須菩提說道:「信聞佛法的男子或女人應當發起這樣的心,我應當讓九法界的有情,都能證入無餘涅槃(謂見、思二種惑(煩惱)與所受五陰的色身,都已經滅盡,一點點的煩惱都沒有剩餘,叫做無餘涅槃。(五陰,謂色受想行識也。))。滅度一切眾生後,自己應該了知,雖然好像是我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的眾生,但是實際上並沒有眾生是由我滅度的。是什麼緣故呢?(說明:眾生因為聽聞我(如來)所說的法而覺悟,開啟原本具有智慧,滅盡見、思二種惑(煩惱)與所受五陰的色身,超脫六道輪迴證得無餘涅槃的彼岸,所以說眾生是自己滅度自己,並不是我能去滅度他們的) 若是菩薩(求道求大覺之人)於五陰法中,若即若離,的執著我、我所是實在的,有我相念頭,或是於五陰法中,妄執我是人,我生人道,跟其他道不同,的人相念頭,或是於五陰法中,妄執著色、受、想、行、識眾緣和合,共生此身,的眾生相的念頭,或是於五陰法中,妄執著我受一期壽命,或長或短的壽者相的念頭。這樣的人,就不是菩薩(求道求大覺之人)。須菩提!實際上,並沒有一個名叫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即是真正平等覺知一切真理的無上智慧)固定實體存在的法,可以讓你來發起的。」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
「須菩提!你認為如何?如來以前在然燈佛處所,有得到一個名叫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即是真正平等覺知一切真理的無上智慧)固定實體存在的法嗎?」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沒有,世尊!如果依我所能理解,佛陀所說的法義而言,佛陀在然燈佛處所,並沒有一個名叫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即是真正平等覺知一切真理的無上智慧)固定實體存在的法可得。」

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燈佛則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註)【授記】【佛】【釋迦牟尼】【如來】【如】

【授記】
 (術語)梵云和伽羅Vya%karan!a,十二部經之一。佛對發心之眾生授與當來必當作佛之記別也。
【佛】
 (術語)Buddha,佛陀之略,又作休屠、佛陀、浮陀、浮圖、浮頭、勃陀、勃[馬*太]、部陀、母陀、沒馱。譯言覺者,或智者。覺有覺察覺悟之二義,覺察煩惱,使不為害,如世人之覺知為賊者,故云覺察,是名一切智。覺知諸法之事理,而了了分明,如睡夢之寤,謂之覺悟,是名一切種智。自覺復能覺他,自他之覺行窮滿,名為佛。自覺者,簡於凡夫,覺他者簡於二乘,覺行窮滿,簡異於菩薩。何則?以凡夫不能自覺,二乘雖自覺而無覺他之行,菩薩自覺覺他而覺行未為圓滿故也。又以知者既具足二智而覺知一切諸法,了了分明故也。南山戒本疏一曰:「佛,梵云佛陀,或云浮陀、佛[馬*太]步他、浮圖、浮頭。蓋傳者之訛耳。此無其人,以義翻之為覺。」宗輪論述記曰:「佛陀梵音,此云覺者,隨舊略語,但稱曰佛。」佛地論一曰:「於一切法,一切種相,能自開覺,亦開覺一切有情。如睡夢覺醒,如蓮華開,故名佛。」智度論二曰:「佛陀秦言知者,有常無常等一切諸法,菩提樹下了了覺知,故名佛陀。」同七十曰:「佛名為覺,於一切無明睡眠中最初覺故,名為覺。」法華文句一曰:「西竺言佛陀,此言覺者、知者,對迷名知,對愚名覺。」大乘義章二十末曰:「佛者就德以立其名,佛是覺知,就斯立稱。覺有兩義:一覺察,名覺,如人覺賊。二覺悟,名覺,如人睡寤。覺察之覺對煩惱障,煩惱侵害事等如賊,唯聖覺知不為其害,故名為覺。涅槃云:如人覺賊,賊無能為,佛亦如是。覺悟之覺對其知障,無明昏寢事等如睡,聖慧一起,朗然大悟,如睡得寤,故名為覺。既能自覺,復能覺他。覺行窮滿,故名為佛。言其自覺簡異凡夫,云覺他者明異二乘,覺行窮滿彰異菩薩。」善見律四曰:「佛者名自覺亦能覺他,又言知,何謂為知?知諦故,故名為佛。」仁王經上曰:「一切眾生,斷三界煩惱果報盡者名為佛。」
【釋迦牟尼】
  摭華云:此云能仁寂默。寂默故不住生死;能仁故不住涅槃。悲智兼運,立此嘉稱。發軫云:本起經翻釋迦為能仁。本行經譯牟尼為寂默。能仁是姓,寂默是字。姓從慈悲利物,字取智慧冥理。以利物故,不住涅槃。以冥理故,不住生死。長水云:寂者,現相無相。默者,示說無說。此則即真之應也。能仁是姓者,長阿含云:昔有輪王,姓甘蔗氏。聽次妃之譖,擯四太子,至雪山北,自立城居,以德歸人。不數年間,鬱為強國。父王悔憶,遣使往召。四子辭過不還,父王三歎:我子釋迦,因此命氏。又云:住直樹林,又號釋迦,既於林立國,即以林為姓。此以釋迦翻為直林。寂默是字者,本行經云:又諸釋種,立性憍慢多言,及見太子,悉皆默然,王云宜字牟尼。稱讚淨土經:名釋迦寂靜,又釋迦牟尼,翻度沃焦。如舊華嚴名字品,及十住婆沙所列。大海有石,其名曰焦。萬流沃之,至石皆竭,所以大海水不增長。眾生流轉,猶如焦石,五欲沃之,而無厭足,唯佛能度,故此為名。釋迦牟尼,屬應身也。摩訶衍云:所言應者,隨順根機而不相違,隨時隨處隨趣出現,非安樂相,故名為應。而此應身,周[一/巾]千華上,復現千釋迦。一華百億國,一國一釋迦。故召釋迦牟尼,名千百億化身也。唯識論云:三變化身,謂諸如來由成事智,變現無量,隨類化身,居淨穢土,為未來登地菩薩,及二乘異生,稱彼機宜,現通說法。若就應身,開出變化,則成四身,以現同始終,名應。無而欻有,名化。然此三身之法,或執即義,名失三身。或執離義,相乖一體。今約三義,通而辯之。一者體用,智與體冥,能起大用。自報,上冥法性,體名真身。他報,下赴機緣,用名應身。故光明云:佛真法身,猶如虛空,應物現形,如水中月。而觀世音普門示現,令無涯人獲乎冥顯兩種利益者,由此二身也。二者權實,權名權暫,實謂實錄。以施權故,從勝起劣,三佛離明,以顯實故。從劣起勝,祗是一身。故曰:吾今此身,即是法身。又云:微妙淨法身,具相三十二。是知順機則權設三身,就應乃實唯一佛也。三者事理,觀經疏云:佛本無身無壽,亦無於量,隨順世間而論三身。是則仰觀至理,本實無形,俯隨物機,跡垂化事。猶明鏡也,像體本虛;若水月焉,影元非實。苟於跡事而起封執,則同癡猴墮井而死。學出世法,宜誡之哉!
【如來】
 佛十號之一,因佛乘真如之道,來成正覺,來三界垂化。
 (術語)梵語曰多陀阿伽陀Tatha%gata,譯言如來,佛十號之一。如者真如也,乘真如之道從因來果而成正覺之故,名為如來。是真身如來也。又乘真如之道來三界垂化之故,謂之如來。是應身如來也。又,如諸佛而來,故名如來。此釋通於二身。成實論一曰:「如來者,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故曰如來。」轉法輪論曰:「如實而來,故名如來。(中略)涅槃名如,知解名來,正覺涅槃故名如來。」智度論二十四曰:「如實道來,故名為如來。」勝鬘寶窟上末曰:「如來者體如而來,故名如來。又如諸佛來,故名如來。問:體如而來,故名如來。此是應身,何有來義?真如法身。云何有來?答:如本隱今顯,亦得稱來。」大日經疏一曰:「如諸佛乘如實道來成正覺,今佛亦如是來,故名如來。」行宗記上一之二曰:「真如平等,體離虛妄,故曰如實。乘履此法出現利生,故得此號。」秘藏記本曰:「如來謂成佛以後悲願力故垂化也,乘如而來故曰如來。」教行信證四曰:「真如即是一如,然者彌陀如來從如來生示現報應化種種身也。」又梵云修伽陀(Sugata),譯言如去,又譯好去,是如實去生死之義也,故如來如去相對,則如去者向上自利,而如來者向下利他也,以此二名顯佛之無住涅槃。餘(參照:多陀阿伽陀) 瑜伽四十九卷十六頁云:當知此中諸有所言所說所宣,一切如實,皆無虛妄;故名如來。
 法蘊足論二卷二頁云:言如來者:如世尊言:從菩薩證無上正等菩提夜,乃至佛無餘依般涅槃界夜,於其中間,諸有所說宣暢敷演,一切皆如,無有虛妄,無有變異,諦實如理,無有顛倒。皆以如是如實正慧見已而說,故名如來。
【如】
 (術語)如者如法之各各之相也,如法之實相也。如地之堅相,如水之濕相,謂之各各之相是事相之如也。然此各各之事相,非實有,其實皆空,以彼此之諸法以空為實,空者,是諸佛之實相也,此實相之如,稱為如。故實相即如也。又此如為諸法之性,故名法性,此法性為真實之際極,故曰實際。故如與法性與實際,皆諸法實相之異名也。又,諸法之理性相同,謂之如,以諸法雖各各差別而理體則一味平等故也。故如者理之異名也。此理真實,故云真如,其理為一,故云一如,但就其理體言之,般若經之如,立為空,法華經之如,立為中,是教門之不同也。智度論三十二曰:「諸法如有二種:一者各各相,二者實相。」又曰:「佛弟子如法本相觀。」又曰:「如法性實際,此三皆是諸法實相異名。」維摩經菩薩品曰:「如者不二不異。」大乘義章一曰:「如,法性,實際,義出大品經,此三乃是理之別目。(中略)如者是其同義,法相雖殊,理實同等,故名為如。」大日經疏一曰:「怛他是如義。」止觀二曰:「如空之異名耳。」維摩經淨影疏曰:「真法體同,名之為如。」

釋迦摩尼佛說道:「就如你說的那樣,就如你說的那樣。須菩提!實際上,並沒有一個名叫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即是真正平等覺知一切真理的無上智慧)固定實體存在的法,如來可以得到的。須菩提!若是我還認為,有一個名叫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即是真正平等覺知一切真理的無上智慧)固定實體存在的法,如來可以得到的,然燈佛就不會,為我授記說:『你在未來的世代,應當可得成就,自覺復能覺他,自他之覺行圓滿的佛,名號叫能仁寂默(釋迦牟尼)。』。因為我如實的了知,諸法性空,無實無虛,了不可得,實際上,並沒有一個名叫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即是真正平等覺知一切真理的無上智慧)固定實體存在的法可得,所以然燈佛為我授記(授與當來必當作佛之記別),他這樣說道:『你在未來的世代,當可成就自覺復能覺他,自他之覺行圓滿的佛,名號叫能仁寂默(釋迦牟尼)。』。為什麼呢?如來者(乘如實之道來成正覺的人),即是從證無上正等菩提那個時候起,直到證入無餘依般涅槃時,在這中間,所有宣暢敷演的法義,一切皆如,無有虛妄,無有變異,諦實如理,無有顛倒。皆以如是如實正慧見已而說的。
(譯者:如來者(乘如實道來成正覺的人),了知諸法都如其真實義理,空性,無實無虛,了不可得。)」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白話說明(完結篇)

「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註)【佛法】【諸法皆空】
【佛法】
 佛所說之法,即八萬四千法門是。2.佛所得之法,即無上之真理是。3.佛所知之法,即一切諸法是。勝鬘經曰:「一切佛法攝八萬四千法門。」法華經序品曰:「照明佛法,開悟眾生。」無量壽經上曰:「光融佛法,宣流正化。」【又】佛所得之法。法界之真理是也。止觀二曰:「法界法是佛真。」【又】佛所知之法名佛法,一切諸法即佛法也。大寶積經四曰:「如來嘗說一切諸法皆是佛法,以於諸法能善了知名為佛法。」俱舍頌疏界品一曰:「佛法者佛所知法,即極遠時等是也。」金剛經曰:「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大集經九曰:「佛法者名一切法。」大寶積經四曰:「諸法本性與佛法等,是故諸法皆是佛法。」
【諸法皆空】
 (術語)是三諦中之空諦也。一切諸法,為因緣生,故無有實性,無實性,謂之空。是般若經之所明也。然依法相權宗之意,則遍計性為非有,依他性為但有,圓成實性為實有,故非一切皆空,若依華天之實宗,則圓成即依他遍計,故空諦者諸法皆空也。

「若是有人說道:如來已經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了(無上正等正覺---即是真正平等覺知一切真理的無上智慧)。須菩提!實際上並沒有,一個名叫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即是真正平等覺知一切真理的無上智慧)固定實有的法存在,是佛可以證得到的。須菩提!如來所證得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即是真正平等覺知一切真理的無上智慧),在這裡面無實、無虛、性空、了不可得。因為一切法,都由此覺性顯現出來的,所以如來說:一切法都是佛法。須菩提!這裡我所說的一切法,為因緣和合所生成,沒有實性,實際上,並沒有一個實有的法存在,也就是說,這裡我所說的一切法者,不是一切法,的本體實性(非一切法),只是為世間言說方便計,將因緣和合,所生成的一切法,假名叫做一切法而已。

「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
「須菩提!就好像人身長大這個譬喻。你說說看是什麼意思? 」

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說:人身長大,則為非大身,是名大身。」
須菩提說道:「世尊!如來所說的:人身長大,並不是指四大假合虛幻不實的高大色身,所謂人身長大,是無法定義的,實際上,也沒有一個叫人身長大,固定實有的法存在,四大假合,虛幻不實,的高大色身,在因緣散滅時,當即消失,並不存在,並非實有一個大身,的實體存在,只是世間言說上,將高大色身,假名為大身而已。」(繹者按:法身無相,含融遍滿一切處,才是真正的大身。)

「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則不名菩薩。何以故?須菩提!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註)【無我】【無法相】
【無我】
 (術語)梵語Ana%tman,又云非我。常一之體,有主宰之用者為我,於人身執有此,謂之人我,於法執有此,謂之法我,於自己執有此,謂之自我,於他執有此,謂之他我。然人身者五蘊之假和合,無常一之我體,法者總為因緣生,亦無常一之我體,既無人我,無法我,則無自我他我,不待言矣。如此畢竟無有我,是究竟之真理也。金剛經曰:「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十地經論一曰:「無我智有二種,我空法空。」大乘義章二曰:「法無性實,故曰無我。」同三曰:「苦非我體,故名為無我。」俱舍光記二十六曰:「違我見故非我。」又曰:「非自在故非我。」又曰:「即蘊自體非我故非我,如言即舍非人。」止觀七曰:「為無智慧故,計言有我。以慧觀之,實無有我。我在何處?頭足支節,一一諦觀,了不見我。何處有人及以眾生?眾生業力機關,假為空聚。從眾緣生,無有宰主,如宿空亭。」原人論曰:「形骸之色,思慮之心,從無始來,因緣力故,念念生滅,相續無窮。如水涓涓,如燈焰焰。身心假合,似一似常。凡愚不覺之,執之為我。寶此我故,即起貪瞋痴等三毒。三毒擊意,發動身口,造一切業。」
【無法相】 
謂一切法都是緣生的,無真實之體,亦無真實之相。

「須菩提!菩薩也是這樣的。假如有菩薩說出這樣的言論:『我應當滅度無量無數的眾生』,那麼這個人,就不能稱作菩薩。為什麼呢?須菩提!實際上,不存在一個固定有實體的法,名叫做菩薩的。所以佛說:一切法性空、無相於其中沒有我相、沒有人相、沒有眾生相、沒有壽者相。(更深一層的意思是眾生本自滅度(涅盤義)不用更再滅度)須菩提!若菩薩說出這樣的言論:『我應當莊嚴佛土』,那麼這個人,就不能稱作菩薩。為什麼呢?如來說:用以莊嚴佛土的,那些因緣和合的,虛幻不實的善惡業,並不是莊嚴的體性,實際上也不存在,一個固定實有的法,名叫莊嚴的,只是世間言說上,將用以莊嚴佛土的,那些因緣和合,虛幻不實,的善惡業,假名叫做莊嚴。須菩提!若是有菩薩,貫通了達,人身是五蘊之假和合,無常一之我體,法者總為因緣生,亦無常一之我體,既無人我,無法我,則無自我、他我,如此畢竟無有我,法之執著。如來說這個人,是真正的菩薩。」

(註)【五眼】
【五眼】 
 ﹝出大智度論﹞
  眼,即照燭之義。瑜伽師地論云:能觀眾色,故名為眼。眼是總名,從用分別,則有五種。
  〔一、肉眼〕,肉眼者,假父母氣血所成也。即人中能見之眼,見近不見遠,見前不見後,見內不見外,見晝不見夜,見上不見下,因有色質障礙故也。
  〔二、天眼〕,天眼者,謂諸天因修禪定而得也。此眼遠近前後內外晝夜上下皆悉能見,以無色質障礙故也。
  〔三、慧眼〕,慧眼者,謂二乘之人,以所得慧眼,觀一切法皆空,不見有眾生相,及滅一切異相,捨離諸著,不受一切法也。(二乘者,聲聞乘、緣覺乘也。)
  〔四、法眼〕,法眼者,菩薩為度眾生,以清淨法眼遍觀一切諸法,能知能行,謂因行是法,得證是道,亦知一切眾生種種方便門,令修令證也。
  〔五、佛眼〕,佛眼者,謂具前四眼之用,無不見知。如人見極遠處,佛見則為至近。人見幽暗處,佛見則為顯明。乃至無事不見,無事不知,無事不聞,聞見互用,無所思惟,一切皆見也。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
「須菩提!你認為如何?如來有像一般人,所具有的肉眼嗎?」

「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
「就是,世尊!如來有像一般人,所具有的肉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
「須菩提!你認為如何?如來有像諸天一般,因修禪定而得的天眼嗎?」

「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
「就是,世尊!如來有像諸天一般,因修禪定而得的天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
「須菩提!你認為如何?如來有二乘之人,觀一切法皆空,不見有眾生相,及滅一切異相,捨離諸著,不受一切法,的慧眼嗎?」

「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
「就是,世尊!如來有二乘之人,觀一切法皆空,不見有眾生相,及滅一切異相,捨離諸著,不受一切法的慧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
「須菩提!你認為如何?如來有像菩薩一般,能遍觀一切諸法,能知能行,謂因行是法,得證是道,亦知一切眾生,種種方便法門,令修令證的法眼嗎?」

「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
「就是,世尊!如來有像菩薩一般,能遍觀一切諸法,能知能行,謂因行是法,得證是道,亦知一切眾生,種種方便法門,令修令證的法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佛眼不?」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無事不見,無事不知,無事不聞,聞見互用,無所思惟,一切皆見,的佛眼嗎?」

「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
「就是,世尊!如來有,無事不見,無事不知,無事不聞,聞見互用,無所思惟,一切皆見,的佛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恒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
「須菩提!你認為如何?那恒河裡,所有的沙子,佛說是沙子嗎?」

「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
「就是,世尊!如來說那是沙子。」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諸恒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
「須菩提!你認為如何?就好像一條恒河中,所有的沙子的數量,又有等同一條恒河中,所有的沙子的數量,那麼多條的恒河,這麼多條恒河裡,所有沙數子數量的總和,那麼多個佛世界,這麼多個佛世界的數量,是不是非常多呢?」

「甚多,世尊!」
「非常多,世尊!」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釋迦摩尼佛告訴須菩提說道:「你上面所提到的,哪麼多的國土中,所有的眾生,有多少種的心念,如來完全知道。為什麼呢?如來說:眾生所有心,都不是真淨明妙,虛徹靈通,離虛妄相想的,自性清淨之心,都是虛妄、分別、相想的非真心,只是世間人,為言說方便計,將這六塵緣影,虛妄、分別、相想的非真心,假名為心。為什麼這樣說呢?須菩提!已經過去的心念性空、無相、無所有、不可得,現在當下的心念也是性空、無相、無所有、不可得,未來當來的心念,同樣是性空、無相、無所有、不可得。」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
「須菩提!你認為如何?若是有人,將充滿三千大千世界,那麼多的七寶(金、銀、毗琉璃、頗梨、車渠、馬瑙、赤真珠)用來布施,這個人,因為這樣布施的因緣,所得到的福德,是不是很多呢?」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

(註)【福德】
【福德】 以名一切之善行。又以名善行所得之福利。
 修人天善行所感得的福分。福德與功德不同,外修事功的有漏善是福德,內證佛性無漏智才是功德,福德功德俱修俱足,才是出離生死苦海乃至成佛作祖之道。

「是的,世尊!這個人,因為這樣布施的因緣,所得到的福德,是非常的多。」

「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須菩提!若是福德實有體相,可量度計算,如來就不說得福德非常的多;因為福德性空、無相、不可量度計算的緣故,如來說,得福德非常的多。」

「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
「須菩提!你認為如何?佛可不可以,以具備圓滿的三十二種大丈夫色身幻相,來觀見呢?」

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色身見。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不能,世尊!不應該用四大假合的色身幻相,來觀見如來。為什麼呢?如來所說:具備圓滿的三十二種大丈夫色身相,並非是指具備圓滿四大假合的色身幻相,實際上,也沒有一個叫做具足色身,固定實體的法存在,只是世俗言說上,將具備圓滿四大假合,的色身幻相,假名叫具足色身。」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
「須菩提!你認為如何?可以用具備滿足,因緣和合,虛妄不實的各種形相,來觀見如來否?」

「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不可以啊!,世尊!不應該用,具備滿足因緣和合,虛妄不實,的各種形相,要來觀見如來。為什麼呢?如來所說的:諸相具足,是性空、無相、不可得,只是一個概念而已(非具足),實際上,也沒有一個,叫做具足,固定實體的法存在,只是世間言說上,將具備滿足,因緣和合,虛妄不實,的各種形相,假名叫諸相具足而已。」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須菩提!你不要認為,如來有起過這樣的念頭:『我應當有所說法。』不要起這樣的念頭,為什麼呢?若是有人說:如來有所說法,那就是誹謗佛,因為這個人,不能了解,我所說的法義的緣故。須菩提!說法的真正意思,是沒有一法可以說,因為如來所說,諸法實相,性空、無相、了不可得,無法以言語、文字形容得盡,所以能說、可說的法,都是譬喻與概念,不是諸法的實相,所以實際上,是說而無說,只是世間言說上,假名叫說法而已。

(說明:經云。般若義者。無名無說。非有非無。非實非虛。虛不失照。照不失虛。斯則無名之法。故非言所能言也。言雖不能言。然非言無以傳。是以聖人終日言而未嘗言也。如來所說諸法實相,性空、無相、無所有、了不可得,無法以言語文字形容得盡,所以能以語言文字說明或是以語言文字說的法,都是譬喻與概念,不是諸法的實相,所以實際上是說而無說)」

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

(註)【眾生】【信心】【慧命】
【慧命】
 (術語)法身以智慧為壽命。智慧之命夭傷,則法身之體亡失。蓋慧為法身之壽命,故曰慧命。四教儀曰:「末代凡夫於佛法中起斷滅見,夭傷慧命,亡失法身。」
【又】尊稱比丘曰慧命。博聞強識,以慧為命之義也。又曰慧壽。新譯曰具壽。猶言慧命須菩提等。行事鈔下三曰:「毘尼母云:下座指上座為尊者,上座指下座為慧命。」勝鬘寶窟中本曰:「慧命者,以廣大甚深之慧為命故,名慧命也。如經言慧命須菩提,慧命舍利弗也。」資持記下三之二曰:「慧命謂博聞強識以慧為命也。」
【眾生】
 (術語)梵語薩埵Sattva,僕呼善那。新譯曰有情,舊譯曰眾生。眾生有多義:
(一)眾人共生之義。法華文句四曰:「中阿含十二云:劫初光音天,下生世間,無男女尊卑眾共生世,故言眾生。此據最初也。」
(二)眾多之法,假和合而生,故名眾生。法鼓經曰:「萬法和合施設,名為眾生。」注維摩經二曰:「生曰:眾生者眾事會而生,以名宰一之主也。」大乘義章六曰:「依於五陰和合而生,故名眾生。」大經慧苑疏曰:「眾法成生,亦名眾生。」法華文句四曰:「若攬眾陰而有,假名眾生。此據一期受報也。」
(三)經眾多之生死,故名眾生。不曰眾死者,以有生者必有死,有死者必有生故也。般若燈論曰:「有情者數數生,故名眾生。」大乘義章七曰:「多生相續,名曰眾生。」法華文句四曰:「若言處處受生,故名眾生者。此據業力五道流轉也。」俱舍光記一上曰:「受眾多生死,故名眾生。夫生必死,言生可以攝死,故言眾生。死不必生,如入涅槃,故不言眾死。」唯識述記一本曰:「梵云薩埵,此言有情,有情識故。(中略)言眾生者,不善理也,草木眾生。」
【信心】
 (術語)信受所聞所解之法而無疑心也。此有迷信正信,解心仰心,自力信他力信等之別。

那個時候,慧命(以廣大甚深之慧為命)須菩提向釋迦摩尼佛問道:「世尊!不知道在未來世間裡,是否會有眾生,一聽聞有人宣說這金剛般若波羅密經的法意,即能生起信心的?」

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釋迦摩尼佛說道:「須菩提!在未來世間裡,若是有眾生,一聽聞有人宣說,這金剛般若波羅密經的法意,即能深心信受,的這些人,已經不是眾生了,但也並非不是眾生。為什麼呢?須菩提!眾生、所謂的眾生者,是依於五陰和合而生,虛妄不實的幻相,如來說,這並非是,眾生的本體實相,也沒有一個叫眾生,實有的法存在,只是是間言說,將這個五陰和合而生,虛妄不實的幻相,假名叫眾生。」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

(註)【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術語)Anuttara-samyak-sam%bodhi,佛智名。舊譯曰無上正遍知,無上正遍道。真正遍知。一切真理之無上智慧也。維摩經佛國品肇註曰:「阿耨多羅,秦言無上。三藐三菩提,秦言正遍知。道莫之大,無上也。其道真正,無法不知,正遍知也。」淨土論註曰:「佛所得法,名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為無,耨多羅為上,三藐為正,三為遍。菩提為道,統而譯之,名為無上正遍道。」新譯曰無上正等正覺。真正平等覺知一切真理之無上智慧也。
法華玄贊二曰:「阿云無,耨多羅云上,三云正,藐云等。又,三云正,菩提云覺,即是無上正等正覺。」智度論八十五曰:「唯佛一人智慧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向釋迦摩尼佛說道:「世尊!佛陀證得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是無所得嗎?」

「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就如你說的那樣,就如你說的那樣!須菩提!不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上,甚至是在所有法上,沒有一丁點法,我可得到的,這樣的了悟,即是名叫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

「復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非善法,是名善法。

(註)【善法】
瑜伽三卷九頁云:略說善有二種義。謂取愛果義;善了知事、及彼果義。
二解 如瑜伽五十五卷五頁至七頁廣說。
三解 瑜伽六十六卷十五頁云:復次云何善法?謂若略說、二因緣故;一切善法、說名為善。謂自性無倒,亦能對治顛倒法故,及安隱故。所以者何?一切善法、自性無倒,於所緣轉。又能對治於所緣轉顛倒染法。能往善趣、證涅槃故;名為安隱。與此相違,二因緣故;當知不善。謂自性顛倒故,及不安隱。無記諸法、性非顛倒,亦不能治顛倒諸法;性非安隱,非不安隱。又由五相,當知建立善法差別。一、感當來可愛果故。二、對治雜染故。謂不淨等、能治貪等。乃至八聖支道、對治一切雜染諸法。三、雜染寂滅所顯故。所謂涅槃。四、清淨住所顯故。謂已離欲者,住聖等善現法樂住。五、饒益有情所顯故。謂已離欲,為哀愍他,聲聞、菩薩、及與如來、所有種種利他善行。
四解 法蘊足論七卷十三頁云:云何善法?謂善身語業、善心心所法、善心不相應行、及擇滅,是名善法。五解 品類足論六卷十三頁云:善法云何?謂善五蘊、及擇滅。
(註)真如
(術語)真如者,周遍於一切諸法而為平等,故名,平等性。往生論註上曰:「平等是諸法體相。」
(註)【大千世界】
形容廣大而又豐富的世界。《楞嚴經》卷四說「世為遷流,界為方位」。後來,「世界」成了一個偏義復詞,僅含空間的意思。佛經中說,以須彌山為中心,在同一日月照耀下的四大洲及其中的七山八海,稱為一個世界。積一千個世界,為「小千世界」;積一千個「小千世界」,為「中千世界」;積一千個「中千世界」,即為「大千世界」。「以三積千故,名三千大千世界。」(《釋氏要覽‧界趣》)《五燈會元》卷一︰「遍觀三千大千世界,覓普賢不可得見,而來白佛,佛曰︰『汝但于靜三昧中起一念,便見普賢。』」據說,我們人類等所在的「大千世界」名叫「娑婆世界」,由釋迦牟尼教化。
一個「大千世界」包含十億個世界,而宇宙中有無數的「大千世界」(見《法華經‧如來壽量品》)

「再則,須菩提!了悟所有法的體相,都平等,沒有有高下的分別,就是名叫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用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不住(執)著任何相的清淨心,修持一切的善法(善身語業、善心心所法、善心不相應行、及擇滅[涅槃的別名,因涅槃是人類最高智慧所選擇的寂滅法]),就是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
須菩提!這裡所說的善法,如來說,並不是指世間言說上,因緣和合,所成虛妄不實,有為造作,所謂的善法,如來所說的善法,是指一切的無為法,只是以世間言說,假名為善法。」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註)【須彌山】
 華譯妙高山,因此山是由金、銀、琉璃、水晶四寶所成,所以稱妙,諸山不能與之相比,所以稱高。又高有八萬四千由旬,闊有八萬四千由旬,為諸山之王,故得名妙高。此山為一小世界的中心,山形上下皆大,中央獨小,四王天居山腰四面,忉利天在山頂,山根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環繞之,在金山之外有鹹海,鹹海之外有大鐵圍山,四大部洲即在此鹹海的四方。
「須菩提!若是將,像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數量,的須彌山王那麼高、那麼多數量,的七寶,堆積在一起,有人將這麼多數量的七寶,用來布施;若是另有人,以這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甚至這部經裡面,的任何一句四句偈,深心信受,憶持不忘,或讀誦這部經,或為他人,解說其中法義,前述以無量數的七寶,用來布施的人,所得福德,只是受持、讀誦、或為他人解說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人,所得福德,的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之一,甚至是算數、譬喻所不能說得盡,計算得了,的數量分之一。」

「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則有我、人、眾生、壽者。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則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則非凡夫。」

(註)【凡夫】
迷惑事理和流轉生死的平常人。


「須菩提!你認為如何?你們等人不要說,如來有生起這個:『我應當來教化濟度眾生。』的念頭,須菩提!不要起這種念頭。為什麼呢?實際上,並沒有眾生,是由如來濟度的,若是如來說,有眾生由如來濟度的,如來就是住著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須菩提!如來說:『身心假合,似一似常。凡愚不能覺之,執著這個以為有我,但是這個身心假合的幻相並非是不變的主宰常我,而是凡夫(迷惑事理和流轉生死的平常人)們執著以為是有個常我。』須菩提!凡夫(迷惑事理和流轉生死的平常人)者,如來說,這個身心假合的幻相,並非是凡夫本體實相,
只是以世間言說,假名作非凡夫(實際上並沒有一個叫凡夫的固定實有的法存在)。」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
「須菩提!你認為如何?可以用三十二大丈夫相,來徹見如來真諦之理的嗎?」

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須菩提說道:「是的,是的!可以用三十二大丈夫相,來徹見如來真諦之理。」

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則是如來。」
佛言:「須菩提!若是可以用三十二大丈夫相,來徹見如來真諦之理,那麼像轉輪聖王三十二大丈夫相好莊嚴,可說就是如來了。」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果以我所能了解,佛陀所說的法義而言,是無法用三十二大丈夫相,來徹見如來真諦之理的。」

「須菩提!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須菩提!一合相的實相本體,是不可以,以言語、文字說明清楚的,只是迷惑事理和流轉生死的凡夫,貪愛、執著去解釋說明,什麼是一合相,這些事。」

「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
「須菩提!若是有人說道:佛陀有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你認為如何?這個人了解我所說的法義嗎?」

「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註)【我見】【人見】
【我見】 
(術語)指五蘊假和合之心身,視為常一之義,謂之我見,又云身見。梵語曰沒曳達利瑟致,譯曰我見。唯識論四曰:「我見者,謂我執。於非我法妄計為我,故名我見。」同述記九末曰:「梵云沒曳達利瑟致,此云我見。」大乘義章六曰:「言身見者,亦名我見。五陰名身,身中見我,取執分別,從其所迷故,名身見。以見我故,從其所立,亦名我見。」起信論曰:「一切邪執,皆依我見。若離於我,則無邪執。」
【人見】
 又名我見,或人我見,即固執人有一個實在我體的邪見。
【眾生見】
(術語)謂固執實有眾生之妄見也。我見之異名。
  謂眾生妄計五陰眾共和合而生,是名眾生見。
【壽者】  
謂於五陰等法中,妄計有我,受一期果報,命有長短,故名壽者。(一期者,謂人從生至死也。)

「世尊!這個人不了解如來所說的法義。什麼緣故呢?因為世尊所說的: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眾生固執因緣和合所成法實有,把五蘊假和合之心身,視為常一之義,於非我法,妄計為我,之妄見也,並非是說有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等法,的本體實相。只是把眾生,固執因緣和合所成法,於非我法,妄計為我,等等妄見,假名叫做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註)【信解】【法相】
【信解】 
(術語)聞佛之說法初信之,後解之,謂之信解。又鈍根者信之,利根者解之,謂之信解。又信者破邪見,解者破無明。法華經序品曰:「種種信解,種種相貌。」同嘉祥疏二曰:「信解者,始名為信,終稱為解。又鈍根為信,利根為解。」同七曰:「信破邪見,解破無明。」
【法相】  

謂五蘊、十二入、十八界等諸法,以肉眼觀故,則見是有;以慧眼觀故,則見是無。眾生迷故,於此等法,起執取相,故名法相。(五蘊者,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也。十二入者,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色入、聲入、香入、味入、觸入、法入也。十八界者,眼界、色界、眼識界;耳界、聲界、耳識界;鼻界、香界、鼻識界;舌界、味界、舌識界;身界、觸界、身識界;意界、法界、意識界也。)
(術語)諸法一性殊相,殊別之相,由外可見,謂之法相。維摩經佛國品曰:「善解法相,知眾生根。」大乘義章二曰:「一切世諦有為無為,通名法相。」

「須菩提!發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心的人,面對五蘊、十二入、十八界等一切法,應該像這樣的了知,像這樣的,去思慮、推求、審詳、抉擇,像這樣的,去確信和了解,即是不要對一切法,由外可見,殊別之相狀,生起分別執著的念頭。須菩提!這裡所說一切法,由外可見,殊別之相狀(法相)者,如來說,這個並非是,一切法的實相(說明:諸法空相實相無相),只是將一切法,由外可見,殊別之相狀,假名叫做法相而已。」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薩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何以故?」
(註)【如如】【不動】
【如如】
如於真如,是不動、寂默、平等不二、不起顛倒分別的自性境界。因是如理智所證得的真如,故說如如。
謂真如妙智,本來清淨,無明不能覆,煩惱不能染。照了諸法,平等不二,以其智如如境,故說如如智。
【不動】
謂此涅槃之理,寂然不動,妙絕無為,故曰不動。
不動者,謂真如性體,圓常凝靜,不遷不變也。
無性釋七卷二十頁云:言不動者,謂一切相及一切行,皆悉不能動彼心故。

「須菩提!若有人,用堆滿等同於無量阿僧祇那麼多數量個世界,的七寶,來布施,若是另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起行菩薩行心的人,用這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甚至只是,用這部經裡面,的任何一句四句偈,深心信受,憶持不忘,或讀誦這部經,或為他人解說其中法義,所得的福德,勝過前述,以無量數的七寶用來布施的人,所得的福德。為何能為人演說這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法義,不於諸相上,貪愛、執取、分別、執著,一切相,及一切行,都不能擾動,那個人的心。這是什麼緣故呢?」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註)【六喻】【有為法】【有為法見】
【有為法】
 指因緣和合而生的一切理法。

【有為法見】
瑜伽九十二卷十三頁云:復次有二法見。一、有為法見,二、無為法見。
有為法見者:謂如有一,於諦依處,及諦自性,皆如實知。云何名為諦所依處?謂名色及人天等有情數物。云何為諦?謂世俗諦,及勝義諦。云何世俗諦?謂即於彼諦所依處,假想安立我,或有情,乃至命者,及生者等。又自稱言:我眼見色,乃至我意知法。又起言說:謂如是名,乃至如是壽量邊際。如前廣說。當知此中,唯有假想,唯假自稱,唯假言說,所有性相作用差別;名世俗諦。云何勝義諦?謂即於彼諦所依處,有無常性;廣說乃至有緣生性。如前廣說。如無常性,有苦性等,當知亦爾。若於如是世俗勝義諦所依處,其世俗諦,如實了知是世俗諦。其勝義諦,如實了知是勝義諦。如是名為有為法見。若有成就有為法見苾芻,齊此言說滿足。
【六喻】

秦金剛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初、喻夢者,寐中神游也。
列子分六夢:一、正夢(平居自夢),二、愕夢(驚愕而夢),三、思夢(思念而夢),四、寤夢(覺而道之而夢),五、懼夢(恐懼而夢),六、喜夢(喜悅而夢)。
周禮占六夢之吉凶。善見律,明四種夢:
一、四大不和夢,夢見山崩飛騰虛空,或見虎狼獅子賊逐;
二、先見故夢,晝見白黑及男女相,夜剋夢見;
三、天人與夢,若善知識,天人示善得善,若惡知識,示惡得惡;
四、想心故夢,前身修福,今感吉夢。先世造罪,今感凶夢。
石壁法師釋夢喻云:
如有一人(真如一心),忽然睡著(不覺無明忽起),作夢(最初業識相)見(轉識相)種種事(現識相),起心分別(六麤初智相),念念無間(二相續相)。於其違順,深生取著(三執取相),為善為惡,是親是疏(四計名字相),於善於親,則種種惠利;於惡於疏,則種種淩損(五起業相)。或有報恩受樂,或有報怨受苦(六業計苦相)。忽然覺來,上事都遣(覺唯心故,佛如夢覺,如蓮華開)。
釋籤辨夢三觀云:如於夢中,修因得果,夢事宛然,即假也。求夢不可得,即空也。夢之心性,即中也。
止觀云:若體知心性非真、非假,息緣真假之心,名之為正。諦觀心性非空、非假,而不壞空假之法。若能如是照了,則於心性通達中道,圓照三諦。
二、喻幻者
,楞伽云:如工幻師,依草木瓦石作種種幻。起一切眾生若干形色,起種種妄想。釋籤云:燄幻之名,通於偏圓。今從圓說,一心三幻。淨名記云:具如幻化,俗同真異,一俗三真。指要立三種幻:以性奪修幻;但理隨緣幻;緣生無體幻。故指要云:性本圓具,遍發由熏,以性奪修,故修如幻。又云:然此尚非但理隨緣之幻,豈同緣生無體之幻?方知如幻名同,幻義各異。
三、喻泡者
,淨名疏云:上水渧下水,上水為因,下水為緣,得有泡起,斯須即無。
四、喻影者
,顏氏家訓云:影字,當為光景之景。凡陰景者,因光而生,即謂景也。尚書云惟景響。晉葛洪字苑,傍加[杉-木]於景切。梵云頻婆帳,此云身影。淨名疏云:有物遮光,則有影現。物異影異,物動影動。無明行業,遮理智光,則有三事,報身影現業異,從生至死,流動非一。
五、喻露者,大戴禮云:露,陰陽之氣也。夫陰氣勝,則凝為霜雪。陽氣勝,則散雨露。朝陽纔照,薤露即晞,人生處世,奄忽何期?
六、喻電者,經律異相明四電師。或云電是龍瞬眼生光。五經通義曰:電,雷光也。顧凱之曰:電,陰陽相觸為雷電。經取疾速之象,令悟無常之法。性通達者,當起信志。(此釋六種能喻)其所譬法,今述頌曰:世界變成如幻化,受想行起似浮泡;法塵緣慮同觀影,身似露珠垂樹梢,過去翻思事若夢,現前如電耀荒郊;須知畢竟常空寂,自是無端與物交。

因為「因緣和合而生的一切理法(有為法),猶如作夢、幻影、水泡、光影,猶如朝露又如閃電,剎那生滅,無常無我,虛幻不實,我們應當像這樣的,去觀照一切的法(有為法)

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釋迦摩尼佛演說這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完畢,長老須菩提及所有的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聽聞佛所說法義,身心都得大喜悅,深心信受,恭敬遵奉持行。